大一的時候,我迷戀一個男生。從見到他的第一眼,就開始崇拜他。從小到大,我對充滿自信長得又帥的男生都沒有抵抗力。他是校學生會的一位部長,工作能力強,大二的時候就已經(jīng)接到幾家大公司的實習offer。
在一次學校舉辦的舞會上,我又見到了他。他站在聚光燈下,拿著麥克風,語氣詼諧幽默又氣場十足,全身散發(fā)出來的光芒足以照亮整個會場。而我當時站在舞臺下面黑漆漆一片的人群當中注視著他。臺下數(shù)不清的雙手在為他鼓掌,那一刻,我看著他閃閃發(fā)光的樣子,而自己就像宇宙中的塵埃一樣渺小輕微。
在那個當下我立志要成為一個足夠優(yōu)秀,一定要讓他看到我的人。
“To be a better me”,變成了我的個性簽名。
聽到這里,你可能覺得接下來我要講一個勵志的故事。平凡的女生為了能追上一顆耀眼的星而努力奮斗,最后讓所有人感動的結尾。
但這都是電視劇,現(xiàn)實的情況是:
我的確有好好努力,想要成為更好的樣子,可是我怎么努力都好像用不上力氣。我參加了很多比賽,可是最終的名次都不是很理想。我想學很多東西,但都半途而廢。我想?yún)⒓雍退粯拥纳鐖F,可是面試沒通過。我和他的距離就越來越大,到最后連追逐的力氣都沒有了。
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因為覺得對方太美好了,離自己太遠了,所以不敢靠近,想著等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再去追吧。殊不知,當我終于能往前走50米的距離時,對方已經(jīng)跑完了200米。又或者,在25米的時候,我已經(jīng)放棄走完剩下的一半路而站在原地等待下一個能夠追上我的人。
就這樣,望其項背,眼看著一個又一個心動的背影遠去。
為什么要等到成為更好的自己之后再去追求喜歡的人呢?
我們想成為更好的人,成為更優(yōu)秀的樣子,夢想著有一天可以成為那個可以讓他人看到、被他人認可、然后過上人人都羨慕的生活。
當然,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都是白日做夢。
想成為更好的人一般暗示著這樣的心理:我現(xiàn)在還不夠好,我想要變得更好,這樣他才會看到我,他才會認可我,才會喜歡我。如果我沒有變得更好,我就不配和他在一起。
其實在我們年少不懂事的時候,眼里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要和誰在一起玩開心,我們就和誰交往。但是到長大一點我們開始變得有一些勢力的時候,我們會想著跟相對優(yōu)秀的人交際,因為那樣對自己更有利。
可是我們都知道,愛情不分優(yōu)劣,沒有什么配得上配不上。如果一個人喜歡你,不管你胖瘦高矮,都會喜歡你。因為他喜歡的是你,你的優(yōu)點被放大,你的缺點縮小再隱藏,變成可愛。
之前想那么多有的沒的,要自己變成一個多么優(yōu)秀的人,配得上他的人,不過是在捍衛(wèi)自己那高高在上的尊嚴。而愛情里,是沒有尊嚴可言的。喜歡就是喜歡,你不需要刻意假裝不喜歡,不需要假裝不在意,因為喜歡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而那些敢于追求自己所愛,不顧其他眼光的人,心里往往有著這樣的暗示:是的,我有很多不完美所以我還需要努力。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夠好了,我值得被愛,值得擁有歸屬感。
他們深深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所以命運讓他們擁有愛。
希望你擁有這樣的意識。順應自己的真心勇敢地喜歡一個人。
說給你聽也是說給自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