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VS財聯社|金融資訊APP怎么盈利?

我們都說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涌入股市,目的是投機賺點錢,結果全是入市交學費。

當前市場上有很多證券類的APP,沒有一個能保證讓股民賺到錢,但是,可以像華爾街見聞與財聯社一樣將金融信息及時、全面地提供,保證投資者對于信息的需求,但能不能賺錢,還是看投資者自己。

1、市場狀況

1.1市場分析

中國股民的劇增還要從去年的股市泡沫說起,上證指數從2014年11月的2300點的位置,到2015年6月一度逼近了5200點,引來全社會炒股的極大熱情,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股票市場新增投資者3019.47萬,約為2014年新增投資者950.89萬的3倍。

A股的一個特點就是散戶占比大,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以截至2016年4月底,我國股票市場期末投資者賬戶數量總計10545.41萬,其中,個人投資者賬戶數量為10515.73萬,占比99.72%。

1.2行業分析

目前股票軟件品類較多,盈利模式及產品側重點各有差別,主要有以下幾類:

?同花順,大智慧,東方財富網為代表的提供行情,資訊交易綜合服務的平臺

?富途牛牛,老虎證券等以港股、美股等跨市場為特色的互聯網券商

?雪球,投資脈搏以人為主的薦股類、社交類股票軟件

?易陽指,金太陽等傳統券商提供的交易平臺

?財聯社,華爾街見聞為代表的資訊型股票應用

1.3競品選擇

本次競品的選擇是華爾街日報與財聯社,兩款應用都是以提供金融資訊為核心功能,專注于金融市場的分析,并輔以證券行情的查看。

1.3.1競品簡介

華爾街見聞:

華爾街見聞于2014年2月份上線,是中國領先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提供商,為用戶提供金融資訊、數據、策略、和交易服務,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更好地做好投資決策。

內容團隊來自于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財新傳媒、《第一財經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知名財經媒體。

財聯社:

財聯社于2015年3月上線,專注于中國證券市場的電報式快訊報道,為A股投資者提供“快速、專業、精準”的信息服務。

團隊成員由研究員、投資界人士及主流媒體的財經記者組成,并成立財聯社資本研究中心,該中心擁有近十名專業研究員,可對資本市場進行專業分析和服務支持。

1.3.2指數趨勢

從百度指數移動趨勢來看,兩者的趨勢跟2015年年初至今的上證指數走勢頗有些類似,在去年6月份時,分別是達到了兩者的最高峰,之后的變動相似性也很高。

由于財聯社的上線時間是比華爾街見聞晚了一年多的,并且華爾街見聞在上線之前就有運營自己獨立的網站與微信公眾號,因此在宣傳時間上是占了不少優勢的。所以整體上來看,作為兩款定位很相近的應用,財聯社的指數趨勢一直低于華爾街見聞也是可以理解的。

1.3.3市場占比

從五大應用市場的數據可以基本判斷出華爾街見聞與財聯社的市場占比情況,華爾街見聞的用戶約為財聯社的10倍左右。

2、競品分析

分析時間:2016.5.25-5.28

手機機型:樂視1S

安卓版本:5.0.2

華爾街見聞版本:4.0.5

財聯社版本:3.6.0

2.1戰略層

總結:兩者定位有所差別,財聯社更加專注于A股市場的資訊,而華爾街見聞團隊是在美國起家的,所以回國后布局也較為廣泛,涵蓋美國、中國、歐元區、英國等八大地區的金融市場資訊;用戶方面,財聯社匯集了A股投資界大部分高端用戶,主要由私募、游資以及機構投資者構成,而華爾街見聞的用戶則更多的是關注全世界金融市場變動的投資者;華爾街見聞起步較早,是由2010年的一個個人博客發展起來的,因此運營經驗較為豐富,口碑較好,財聯社作為后起之秀,在以后的定位方面也可以向華爾街見聞借鑒。

2.2范圍層

總結:兩者均在核心功能快訊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資訊,也就是專家的入駐,持續產生優質的內容;在滿足投資者閱讀的前提上,添加行情及自選股信息功能,幫助投資者更好的進行決策;并且開始倡導投資者跟內容的互動,投資者之間的互動。

在快訊的廣度上,華爾街見聞明顯多于財聯社,也正是由于專一,財聯社在電報上對于A股的更新速度還是稍快于華爾街見聞的;在行情上,華爾街的內容還是更多的向國際、向全面靠攏,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投資類型的指數及商品價格等等,而財聯社在A股行情上的顯示及分類更加詳細,符合一般證券軟件的設計風格;在個股的顯示上,兩者對于股票的基本內容顯示基本相同,但是華爾街見聞會顯示個股的相關新聞、公告、研報及策略,并且K線圖能夠橫屏顯示,這點是財聯社做不到的。

2.3結構層

總結:兩者在產品的功能結構設置上,邏輯都比較清晰,用戶打開軟件后都能很快的查看實時的快訊,閱讀文章,了解行情,對自選股進行決策。

不同的是打開華爾街見聞,首頁是資訊,而打開財聯社則是電報,可見華爾街見聞的重點已經向自媒體方向轉了,財聯社依然是將電報作為自己的核心功能;但是華爾街見聞將自媒體內容又放在抽屜式導航的個人中心中,屬于一個二級入口,財聯社對內容的分類不如華爾街明確,但是屬于一級入口的,也許是產品功能還能夠支撐在一級入口展示。另外,華爾街見聞的發現模塊內容較為繁雜,并且風格與其他模塊有較大差異,建議優化。

2.4整體設計對比

華爾街見聞安卓客戶端

布局

底部為4個tab主導航,分別為資訊、直播、行情、發現;能夠直觀的提供給投資者所需要的模塊。

資訊左側有抽屜式導航,分別為首頁、訂閱、神評論、推送歷史、內容分類等,直播與行情模塊頂部有輔助導航欄,分別為直播-全球、A股、直播間;行情-自選、滬深、外匯、商品、股指、債權、股指期貨。

中間為內容顯示區,主要有資訊內容、直播快訊、行情列表,發現中的功能區入口,方便用戶選擇特色功能。

對于投資者來說,直播快訊、資訊、行情是必備的功能,華爾街見聞的布局能夠很清晰地引導用戶,但是左側抽屜導航所控制的區域是資訊頁面,會給用戶帶來一定的學習成本;發現模塊中的跳板式導航顯得與其他模塊的列表有點沖突,建議考慮列表式導航;華爾街見聞這種底部tab導航+頂部輔助導航對于功能較為簡單的軟件很是實用,因此財聯社也采用相同的導航方式。

色調

華爾街見聞整體色調為藍色,藍色傳遞給投資者一種冷靜思考的感覺;底部導航選中后會變為藍色,明顯又符合整體,灰色字體能夠降低投資者閱讀的疲勞,而紅漲綠跌的行情也符合國內習慣,當然也可以修改為紅跌綠漲。

總體來說,華爾街見聞色調偏文藝范兒,藍色為主的界面與APP圖標也相符合,更傳遞出產品團隊希望投資者能夠冷靜思考過后進行決策。

體驗

交互簡單,容易學習,并且整體操作流暢,建議有:

資訊頁面與抽屜式導航的展現方式可以采用頂部輔助導航+發現中的跳板式導航;發現中的底部活動Banner太突兀,可以經過處理后顯示在灰色區域;而灰色區域的導航可以跟下方的導航一起修改為列表式導航。

財聯社安卓客戶端

布局

底部4個tab導航分別為電報、參考、行情、個人,清晰明了。

頂部有輔助導航欄,分別為參考-深度、內參、題材、時間軸,行情-自選、行情,設計合理,易于操作。

中間為內容顯示,主要有電報、參考文章、行情顯示、個人功能,簡潔大方,方便用戶選擇。

由于財聯社在內容上來說比華爾街見聞少了挺多的,所以在APP布局設計上能夠做到更加簡潔、合理,個人模塊中的列表式導航符合整體布局,建議華爾街見聞的發現模塊也采用列表式導航。

色調

財聯社整體色調為紅色,傳遞給投資者的是一種緊張感;底部導航選中后文字會變為紅色,符合整體色調,與華爾街見聞相同的是也采用灰色字體,因為目標用戶是A股投資者,因此紅綠漲跌是不能修改的。

總體來說,財聯社給人一種緊張感,就像紅頭文件一樣緊急,也突出了電報的迅速及重要性,強調信息是決策的基礎。

體驗

交互比華爾街見聞的要簡單,只有簡單的底部tab導航+部分頂部輔助導航欄,進入APP就是電報頁面,也證明財聯社的核心功能就是24小時電報;參考模塊的圖片多采用漫畫圖片,給人一種不夠嚴謹的感覺,建議在圖片的選擇上多進行處理。

2.5核心模塊對比

2.5.1快訊

華爾街見聞直播頁面
財聯社電報頁面

相同點:

兩者均以瀑布流的方式顯示快訊內容,并且每條快訊只顯示三行文字,點擊后才會顯示完整內容;對于重要的快訊,都會標記為紅色字體,并且會對快訊進行相關資訊的推薦。

不同點:

華爾街見聞在內容的廣度上多于財聯社,因此有對快訊的篩選;可以對快訊進行收藏、分享、調節字體、搜索的操作。

財聯社在A股內容的深度上會優于華爾街見聞,并且可以進入快訊的詳細頁面,查看其它投資者的評論、發表自己的評論、收藏及分享;已經閱讀過的快訊字體會變淡,給予用戶良好的反饋。

2.5.2資訊分類

華爾街見聞資訊分類頁面
財聯社資訊分類頁面

在資訊的分類上,華爾街見聞將其分為首頁、訂閱、神評論、推送歷史以及文章所屬標簽,內容不止局限于文章,還包括評論,并且將自媒體直接展示供投資者訂閱;財聯社將分類顯示在頂部的導航欄中,分類較為簡單。

在資訊的顯示上,華爾街見聞整體風格一致,內容統一使用列表式,用心配圖,個人感覺多一些國外的圖片顯得整個軟件都高大上起來了;而財聯社在資訊的顯示上就問題頗多了,首先是配圖給人一種不嚴肅的感覺,內參的分類建議列表式展示,Icon的顯示也要一致,題材方面的配圖也給人一種很混亂的感覺,而時間軸完全可以使用列表式,顯得簡潔,并且符合整體設計風格。

2.5.3行情

華爾街見聞行情頁面
財聯社行情頁面

按照KANO需求模型,華爾街見聞與財聯社已經滿足了投資者的基本型需求,即快訊與資訊的提供,而行情的查看是作為期望型需求提供給投資者的,所以投資者對于行情的需求如果被滿足的好的話,用戶的滿意度就會增加;而被滿足不夠好時,則會降低用戶的滿意度。

由于定位的不同,華爾街見聞不僅提供A股市場的行情查看,還滿足了用戶對外匯、商品、期貨、債券等行情的信息,而財聯社則專注于A股市場行情。

在A股行情的表現方面,財聯社的內容更加符合A股投資者的喜好,增加了中小板指,并且有提供板塊和個股的行情,而華爾街只有個股的行情。

自選股信息展示方面,財聯社提供了左右滑動查看自選股主要信息,包括現價、漲跌幅、漲跌額、總手、金額、換手率、市盈率、總市值、流通市值,方便投資者查看;而華爾街見聞對于自選股列表的信息展示只有現價與漲跌百分比,并且在股票名稱下方連股票代碼都沒有。

在個股的行情表現方面,兩者都對股票的基本指標進行展示,基本內容差不多;在K線圖的選擇上,財聯社有五日K線圖,而華爾街見聞有月K線圖,并且在日K線圖上財聯社顯示10個月的走勢,華爾街見聞顯示9個月的走勢,雖然說兩者看得都不太清楚,但是華爾街見聞提供了橫屏查看日K線圖的功能;并且華爾街見聞提供了個股的相關新聞、公告、研報、策略。

2.6特色功能

華爾街見聞視頻直播間頁面

華爾街見聞直播間第一期內容從2015年12月25日開始,主題為嘉賓的分享——我和金融圈不得不說的故事。之后的內容涉及到國內外大事件的直播,最近則是對weex外匯精英賽進行分享直播。

用戶在直播間觀看直播時可以跟主持人進行互動,并且可以重播直播視頻。華爾街見聞視頻直播內容較為繁雜,從最初的嘉賓分享、金融大事件直播,到現在直播華爾街見聞自己舉辦的賽事作為小白學堂,定位卻不是很清晰。

2.7盈利方式

以資訊為核心功能的應用類似于自媒體,他們所擁有的就是流量很多,但是變現的方式比較單一,最常見的盈利方式就是導流與打賞。

華爾街見聞在APP上有向黃金頭條導流的一個鏈接,網頁端還多了往選股寶的導流。

而財聯社還沒有明顯的盈利方式,無論是手機端還是網頁端,只有內容。不過財聯社有一個專家認證,用戶可以申請財聯社V認證,目的是獲得更加高端的用戶;另一個是蜂網付費專家認證,讓蜂網認證專家分享自己多年的行業經驗,并獲得一定的報酬。

總體來看,華爾街利用自己豐富的流量已經開始往盈利方向考慮了,而財聯社還在宣傳專家入駐,目的也是利用優質內容增加自己的流量,進一步考慮變現的可能。

3、總結建議

華爾街見聞與財聯社這兩個金融資訊平臺就像無數的自媒體一樣,用優質內容吸引了大批的用戶,但是卻沒有很好的辦法去變現。用戶討厭自媒體跟商業掛鉤,而公司要持續的運營下去必然要涉及商業,下面我簡單從商業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對于優質的內容,優質的內容可以進行總結,資訊平臺不妨像ONE一個一樣,設立自己的雜志或者圖書品牌,將一段時間的精選優質內容整理出來,做成紙質版本,銷售給用戶。

對于海量的用戶,用戶總是希望獲得更多優質內容,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將用戶導入其他有著優質內容的產品,共享用戶,流量越多,之后在考慮變現的時候就會變得簡單了。

對于優秀的自媒體,根據互惠的原理,用戶在閱讀完優質內容后,是會對內容的創作者心存感激的,不如將用戶的這份感激轉變為金錢打賞給作者,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并且促進自媒體持續不斷地產出優質內容。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的閱覽,望指正 批評。

歡迎添加微信公眾號:一個分析,與我交流,謝謝。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