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有毒

有句話這樣說:“沒心沒肺,活著不累。人生最怕心累。心累,是在乎的東西太多。一個曾走進心里的人又轉了出去,一件上心的事演出了悲劇,一個希望終成泡影,一段路始終看不到盡頭...在乎,是心靈最大的負擔。其實,無論在不在乎,那些結局在開始時就已注定,只是現在才看清。看淡些,心無執念,心輕了,日子才會輕松。”

大家覺得這句話怎么樣?是不是很暖很柔,有種好像棉花糖的感覺,好像冬日的暖陽。我們大家默然接受了。那好,我來問問大家。

什么叫“沒心沒肺,活著不累”?是不是說對事情不負責任,隨心所欲,只要自己開心就好?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不顧及集體和社會以及國家的利益,只要自己得到滿足就可以,這樣的生活活著不累?還是說對于自己的一些小的損失或者失敗,或者是某些丟面子的事不去耿耿于懷,不去計較,隨風而逝,不去追溯,這樣的生活活著不累?你們有沒有想過呢?當你聽到開始的那段話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呢?請你們繼續告訴我什么叫做“在乎的東西太多”?人生如果沒有在乎,那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不要太多?那么從你出生再到你離世的前一刻你究竟在乎了多少?判斷多的標準是什么?“東西”又涵括哪些?你們能給出具體的解釋么?

我們對一些事情接受的時候,潛意識中都會有自己的一些判斷。在心理學上,一個人接受別人的命令,不是服從于別人,而是他內心的責任意識促使他這樣做。所以,我們的每個行動都會透露著自己的潛意識。也就是說意識會影響到行動。而我們的行為有時也會影響我們的潛意識,或是改變。

我來為上面的問題做出回答。第一,人生要有“在乎”。我們的人生要有自己的價值,要活出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們在乎成功,在乎失敗。因為成功是對我們自己的肯定,是對自己價值的實現,是我們的追求;失敗,可以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讓我們去改變,去收獲成功。但“在乎”不等同于“計較”。還有給予父母幸福的生活也是我們在乎的。第二,對于多的標準不是唯一的,所以“太多”也是因人而異的,只要自己有能力接受就不算太多。第三,我們在乎的是對自己有利的。我們在乎金錢,因為它是我們付出得到的,并不是出賣我們靈魂而得來的,我們應該去在乎;我們在乎榮譽,它是我們精神的另外的體現。我們在乎的是對自己有利的,有助于自己人生發展和規劃的。假如在乎的是那些沒有用的,虛無的,再多的再多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有多少愛就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在乎,當你的內心希望不足以滿足在乎的時候,你就累了。所以,在乎不完全是心靈的負擔。

現在,你們覺得心靈雞湯好喝嗎?你們還敢喝么?因為在很多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汲取其中的營養的。“沒心沒肺,活著不累”、“心累,是在乎的東西太多”,這些很有可能成為我們不負責任,推托關系的借口,成為我們繼續前進的絆腳石,撲滅我們對生活應有的熱情。雞湯好喝,喝多了就不好了。因為有“三高”啊。

現在的雞湯種類很多很多,那究竟哪一種才是我們需要的呢?這需要我們自己去判斷,去選擇。你的選擇會決定你是喝“營養品”還是“毒藥”。很多的雞湯并不能對癥下藥,有的只是治標不治本。最終的主動權在于我們自己。選擇太多的雞湯,不是撐死就是毒死,反正橫豎都得死。我想說的是我們的人生是靠自己活出來的,自己的路始終需要自己去走。再多的雞湯也只是輔料,主菜是自己。需要怎么做,是要靠自己去實踐,去發現的。誰說的走在一條路上一定要有盡頭,我們要的就是不斷向前的路,迎領我們去成功。

還是開始的那句話:無論什么結局都不是注定的,只要我們敢于去改變,那個結局就不叫結局。真正的結局在于自己的手中,不要說一開始就注定。因為這是你自己已經認定的。人生很精彩,關鍵在于你怎么去活。“心輕了,日子才會輕松”,真正的還是在于你,我不再多說什么……

最后我想用幻城里的一句話結尾:請你一定自由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