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有效心理表征讓學習更有效

心理表征是什么?《刻意練習》一書中說,心理表征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

盲棋大師的有效心理表征:在具體背景下,有意義的記憶更高效;研究殘局,將五萬個數據塊通過層級整理,保存至長時記憶中;將信息有效編碼,通過全局表征各種優勢和劣勢,并快速表征出有效招法,根據具體需要,表征個體各種可能性,并表征出最優招法,從而使得自己既見森林,又見樹木。

可見有效心理表征的益處,但是如何獲取有效心理表征呢?它有什么顯著作用呢?

書中說,通過刻意練習,可以改變大腦中的神經回路,從而創建心理表征。那在孩子們的日常學習中,是否就是大量練習就可以了呢?實則不然,正如我們班近期一位同學,曉彤,學習很用心,每天都會刷很多題,可是很遺憾,大部分的題都是錯的。

通過與其聊天,究其本質原因是曉彤同學早期的知識儲備不夠,且質量又不高,從而倒致她所能表征的的信息與我要講述或表征的信息根本不同步。如我正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答-因式分解,而因式分解的方法在之前學習中是已學過的知識,可是曉彤完全將這一塊內容遺忘,簡單的復習也只能喚起她零星的碎片記憶,心理正確的對因式分解的表征是沒有的,那在學習新知時便會很困頓。

針對此現象,我便給曉彤做了如下的一些引導。

第一天,先讓她去復習因式分解一塊的內容,通過記憶、練習、反饋和反思將本部分內容的正確的陳述給我聽一遍,再各舉兩個典型例子向我說明如何解決它,從而將知識初步轉化為“程序性知識”。

第二天,為了將昨天的知識轉化為長時記憶中,我又給她量身定做了一些例題,讓她去練習并反饋,然后再讓她反思、總結并向我稱述解題程序,讓事實性知識在心里得到正確有效的表征。

第三天,在新知的學習上,通過將原方程右邊化零后,觀察左邊,引導曉彤思考對其嘗試因式分解、讓她表征出先前的概念,能否遷移至此處?讓前概念在新的情境中被卷入其中。此時我們雖然通過手機,頻繁交流引導反饋,她一有困頓之時,我便稍加鼓勵并迅速表征出她的問題之源并與之引導,推動她思考,發現差異,找到程序性知識,一旦她找到我便及時給予表揚,讓她有信心,然后再引導她思考現在在新知識的解決中如何有效的將原有知識順利轉化到此處呢?我讓她回去自己好好思考并總結,第二天再和我反饋陳述。

第四天,她果然是下了功夫的,將前知識與現知識分別做了表述,并找出了二者的區別和聯系,以及如何、何時相融,還找了一些相關例題給我解釋。我對她的這種練習和反思做了表揚

雖說短短幾天的學習,但是與曉彤同學而言是有效的,不斷的給她創建一個有效的心里表征,再讓她不斷地去刻意練習積累正確的心理表征,如此螺旋反復,再通過自身和我的監測、反饋中,不斷調整、完善、從而創建最佳的心理表征,這樣的心理表征又反作用于有效練習的進行,最終學好了先前學習不好的知識。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