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我沒有去深究寫下這句話時的泰戈爾正有怎樣的境遇,當我坐在臺下聽到馬華先生的公益故事、看到柯老師(我也不曾知道他的名字)用嘴含毛筆寫書法時我頗為震撼。
? ? 我沒有經(jīng)歷過如此大的傷痛,可作為語文老師在現(xiàn)行課本里我讀到了“殘疾人”的文章,最初在面對困境時他們表現(xiàn)得和常人一樣的絕望、無助。昨晚我又翻看了課文,讀了又讀他們的文字。史鐵生&海倫·凱勒,這是兩位在生命不同維度里狂舞的戰(zhàn)士,家人用愛包容他們,感染他們,后來的后來他們卓有成就。
? ? 先來看看史鐵生吧。對他的記憶來源于哪里?是《秋天的懷念》里那個暴怒無常的小伙子還是《我與地壇》里那個整日躲在地壇的憂郁青年,我對他最初的印象來源于大學畢業(yè)論文,最深刻的是語文課帶到第三年的時候才走到初一,公開課上《秋天的懷念》。風華正茂的他雙腿癱瘓,最初的日子他會砸玻璃、摔東西,惡狠狠地說“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勁兒!”聽不得“跑”“踩”一類的字眼……在母親的幫助下他的情緒得到了緩和,那句“好好兒活”是母親對他的期盼也是他后面人生的寫照,《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一部部作品的出版就是他好好兒活的見證。期間的艱難不得而知,也不知他是怎樣轉變了思想,是母親的愛是妻子的理解是朋友的幫助讓史鐵生在文學的世界里絢麗生花!
? ? 史鐵生在文學的世界里狂舞,上世紀大洋彼岸的海倫·凱勒的狂舞更讓人驚嘆。
? ? 19個月的海倫就遭受了病痛的突襲,從此在那個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里跌跌撞撞,6歲9個月的時候一束光照進了她的生活——安妮·沙利文老師,命運的齒輪就此發(fā)生轉變?,F(xiàn)在看看她一生的成就:她克服語言障礙,學會了五國語言,用十一年時間完成了大學前的學業(yè)進入哈佛,著書十四本……她的事跡鼓舞了眾多殘障人士。回看走過的路,她也會生氣摔布娃娃,也會因不理解抽象概念和老師爭吵,也會為得到關注而惡作劇,這樣的她才是真是的她。
? ? 經(jīng)受苦難的過程何其容易,只有消化后的傷痛才可以云淡風輕地說“苦難是一筆財富”,在文字里我讀到了他們的無奈、苦楚。看著馬華先生云淡風輕地演講我想他早已涅槃重生,小城鎮(zhèn)安里他是怎樣生活的,騎著三輪車做公益的途中除了風吹日曬還有哪些不得而知的困難?無論是怎樣,至少現(xiàn)在看來他活的很好,慈善的微笑,不緊不慢的語調,一切剛剛好。
? ? 我不愿多提及“殘疾”這個詞(是否有點孔乙己的味道),他們只是身體有了不完美,可是人生別樣的絢爛,在另一維里狂舞升華。
? ? 平淡的生活里也愿我們能夠好好兒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