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不僅在生活里,在工作中都同時面臨著各種競爭,難免承受壓力。有句老話說的好:“壓力就是動力”,可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過了好事也結壞果,關鍵看我們如何對待。
當我們把適當的壓力看作一種挑戰,必然激起我們超越它的斗志,然后奮起直追,將壓力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但是當我們遇到巨大的壓力,或者多重壓力時,心理無法與之對抗,時間久就容易產生焦慮、暴躁、自卑等負面情緒,有的甚至可以導致抑郁癥。所以,學會解壓是現代社會人人都應學會的一項技能。
首先,我們要學會識別壓力。在情緒剛發生時就能快速檢測到,并采取行動,將其扼殺在搖籃里,不讓它升級發酵,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神經學家吉爾·博爾特·泰勒曾做實驗得出絕大部分情緒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90秒,而如果我們對其毫無意識,它就像大擺錘一樣,反復攻擊你,直到你認識到它并把它安撫好。
其實情緒就像小孩子一樣,你要給它足夠的關注與關愛,真心的與它共情,用它需要的方式來對待它,那么它就不會“發脾氣”,當它知道你真心實意想和它和平共處時,就會溫柔地回報你。慢慢的你就會發現情緒發作的規律,也能找到與之和平解決的辦法,壓力就在你有意識的解決中悄悄的飄走了。
其次,我們要從念頭中解脫。人的思維定勢真的具有很大的能量,成也靠它,敗也由它。當我們碰到一件事情時,完全不在話下的自信和如臨勁敵的自卑導致整件事情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堅信自己能成功,就會有動力去沖鋒陷陣,想法設法解決成功路上的一切難題;而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不行,那碰到一點問題,都會激起大腦的自我批判和否定,最后就真的沒有能力做到了。
最后,我們還要主動擔責,改正錯誤。有些事情發生就發生了,我們就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然后去想辦法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才是面對失誤最好的態度。不因錯過的事情遺憾,也不因自己的錯誤懊惱,把所有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如何讓自己通過這次教訓變的更好,下次不再飯同樣的錯誤即可。這樣我們就不會被情緒左右思維,努力思考解決問題,讓自己變的更有擔當,也更有能力。
壓力固然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只要我們心中有譜,就可以輕松搞定它。這套解壓術你學會了嗎?學會了就趕快運用起來吧,讓它幫助你對抗生活中的壞情緒,重建信心,找回充滿激情的你。
用溫和有效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壓力,給自己留一些空間,這個世界沒那么不容易,你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只要你學會了自我解壓,就可以不再飽受壓力的折磨,輕輕松松擁有舒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