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有樹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時此刻的云/二十來歲的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馮唐《可遇不可求的事》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與眾不同的,像我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是六月份躺在田間地頭金黃的麥地里,身邊是爸媽和姨叔們聊著今年的收成,明年的安排,那時候天很藍,很高,可以看到飛機滑過留下白白的尾巴,猶如新海誠的動畫一般,時至今日,依舊清晰,讓人難忘。
高中那會,誰也想不到現在我會在南京,也不會想到我會進入那所被我放棄自主招生因為覺得太簡單的學校,更不會遇見那些形形色色繽紛多彩的人和事。時間就好像一個睿智的長者,一邊講述自己的故事,一邊目視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翻江倒海。那時候的我根本想不到現在會是這樣一番光景,現在的我也一定想不到未來會怎樣。
習得性無助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問題。因為很普遍,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伴隨著親人慈愛的目光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但是當羽翼豐滿甚至羽翼未豐滿時,都需要自己親自上陣,披荊斬棘的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這是每個人的宿命,也是每個人的精彩。
上帝視角是一個大多數時間很不好的事情。你會看到人生的局限和悲哀,會看到無助和不幸簡直如同感冒發燒一樣遍布人間。仿佛這個時候你是一個沒有法術的菩薩,只有惻隱之心然而卻無能為力。但上帝視角也是一個好東西,他會讓你在不幸降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去努力地觸底反彈,找到自己向前的動力,拼過去了就是涅槃重生,沒沖過去,那也就沒過去吧。
老子說“柔弱勝剛強”,高中的時候沒事看《道德經》,對這句話總是似是而非的懂,現在逐漸了解了。事情的發展伴隨著永恒不變的真理,然而急功近利的亢奮和失敗后的頹廢,都不是強者之道。后人評價蘇軾:坦然入世,又能淡然出世。入世保持積極的態度,出世又能摒棄風塵的煩惱。這一點,值得用一生來學習。
只是或許是時代不同,或許是心境不夠,很多事情都是不可強求,或者說現在不可強求。說一句最簡單的:你有多久沒有讀詩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