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港劇《不懂撒嬌的女人》打著“首部全4K制作”的頭銜熱播,最高收視率突破30個點,各個演員已經提前慶功。
說得這么厲害的樣子,我連夜從第1集煲到第28集,對于撒嬌這個話題不吐不快。
女人到底該不該撒嬌
在這部片里,不懂撒嬌的女人指的是港女。
以宣萱飾演的凌敏為代表,作為公司高層,四十二歲的高齡仍未婚,作風強硬。
早晨讓下屬一起跑步開會,只要進公司會議室不準上廁所不準吃東西。直接或間接導致一幫下屬得腎結石的,不敢在公司大解的,完全無私生活的,半夜睡覺都要被吵醒起來干活的。
完全就是滅絕師太中的李莫愁。她認為內地的女人就只是會嗲,職場上靠撒嬌上位,感情上靠撒嬌搶男人,而她是不屑于這一套的。
然而,她教自己的堂妹凌禹勤(唐詩詠飾)在生意上脫外套發嗲去哄租戶。
所以自己不用發嗲,犧牲自己的堂妹就可以了?
那么在自己的職位受到威脅時,她精心裝扮,打扮妖嬈,和初戀情人Gorden(林文龍飾)共享燭光晚餐,這算不算撒嬌?
如此前后矛盾,其實女人到底應不應該撒嬌?
說到撒嬌,印象最深為臺灣的妹紙。《撒嬌女人最好命》中的騷浪賤嘟著嘴,以哭腔喊著“怎么可以吃兔兔,兔兔辣么可愛。”當時我的表情是跟周迅一樣無奈的。
準確來講,這種稱為發嗲。發嗲令人厭惡是有以下兩種場景的:
不合年齡的發嗲。小孩紙的嗲聲嗲氣是可愛的,而成年人仍故意發出這種原本不是自己音色的聲音是令人厭惡的(天生娃娃音的除外)。
不合時宜的發嗲。聚餐、工作等公眾場合的發嗲是會讓人感覺不適的,你不會穿著睡衣在大街上亂跑,那么也請以合適的嗓音在公眾場合生存。
發嗲用得適當了,才稱之為撒嬌。
撒嬌是私人的事情,在你的父母面前撒嬌是適當的,因為在他們眼中你永遠是長不大的孩紙;
在你的愛人的面前撒嬌也是適宜的,因為他眼中的你無論是什么樣子都是最美的。
女人該有女人的樣子,軟硬兼施才是正確的策略。
劇中的田蜜,先拋開她勾引有婦之夫的Gorden不說,在職場上能在短時間內連升十八級,自有她的本事。
“職場上團隊并不只有上下級一種關系,更像是一支球隊,只有齊心協力才能贏得比賽,我是想讓你成為最有價值的球員。”
上班第一天敢出言撐自己的上司,在公司分隊營斗爭時,及時抽身而出,懂得誰是自己的boss,即使被踩到底,還是懂得察言觀色,什么時候說什么話分得清清楚楚。
她會撒嬌嗎?會!她是同事口中的“撒破郎”。
可她有工作能力嗎?有!她通過幾百人的競爭進入公司,把上司的事務安排的井井有條。
諷刺的是,劇中一直被港女所嫌棄的內地女人“大笨鐘”也好,“撒破郎”也好,撒嬌一流,但腦子也有,工作能力也有。而獨立、不懂撒嬌的港女們先有生意被背叛,后有被男人拋棄。到底要不要撒嬌編劇你是多有思路混亂就不提了。
但是,會撒嬌不該是一個標簽,更不該是內地女人、臺灣女人唯一的標簽。撒嬌并不與無能力畫等號。
撒嬌可以是零食,但永遠無法當主食,只會撒嬌的女人愛情還是職場都是生存不下去的,但會撒嬌永遠是女人的一項權利。
也請別說你不會,當你遇到你喜歡的人的時候,你自然就學會了撒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