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了這樣一則學術圈八卦。這位老師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華人經濟學家,在學院里深受同學們尊敬。話說他當年本科專業是數學,成績優異。拿著丘成桐的推薦信赴美讀書。到了美國后,發現自己的興趣其實在經濟學。大神終究是大神。我們的這位老師果斷努力學習之,從邱老師那里拿下數學博士學位,然后去哈弗大學搞定了經濟學博士學位。
在之后的學術生涯中,這位老師越發出色。在世界經濟學界逐漸打響名號,更躋身世界頂級華人經濟學家之列。他的很多研究,尤其他的核心研究領域都是以當年數學基礎為支撐。他做出了很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學術研究。給經濟學界和華人都增添了榮譽。
身邊一個學渣哥們最近風生水起。他本來是化工系的學生,學習過后發現厭惡自己的專業,一枚渣。找我訴苦時候我說臥槽你轉專業吧,你在化工系當學渣,什么時候能給我買Iphone啊。他最后竟然堅持留在本專業,我得知他沒有報名轉系時候短信他:你這腦子微殘啊。他沒有回復。
誰想他堅持在本專業學習,畢業后去了IDG資本弄投資,還搞了個“PP租車”。他所從事職業和運作項目完全和他的化工專業無關。但是一樣風生水起。而且他們最近弄了一個租車送Iphone的活動。還真給我送了我一個Iphone6。他說作為學渣當年的一些想法基本實現了。而我回頭看看那些每天抱怨專業的人,他們今天還在抱怨他們的處境,就像當年抱怨專業一樣。
這位老師和同學給我最大觸動就是:“不要再抱怨了”。聽完此事之后,我汗顏無比。一個下午都在自己對自己糾結:我當年對自己專業的種種抱怨乃至學習和工作上的放縱是多么幼稚與無知。我以前平時也經常抱怨,“我靠專業不喜歡啊”,“不是我的興趣啊什么的”;平時工作的時候也經常抱怨,“天啊這不是我喜歡的工作啊”,“為什么我喜歡的工作是這個樣子!”諸如此類抱怨,層出不窮。
現在來看,我真心是弱爆了。當我平時總是抱怨我多么不喜歡我的專業,我應該干嘛干嘛去。比起因為出乎意料的不滿而疏忽放縱,一個具備基本情智發育的成年人應該做的是堅持。慢慢以不喜歡為藉口慢慢放縱的時候,真正有理想的人正在抓緊時間搞定手頭工作以為了自己心中所想做準備。當我們通過嗓音告訴這個世界我們有多么幼稚的時候,他們正在用腳印勾勒一幅成功者的路徑圖。
強大的毅力,不是讓我們堅持做我們喜歡的事情,而是讓我們堅持下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都已經喜歡了做起來當然很開心容易堅持下去,為了喜歡的事情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才是真刀真槍拼情商。我們欲望一個專業而處于一個不喜歡的專業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忍受它,搞定它,然后奔向心中理想,這才是關鍵。什么是真愛?為了心中所愛忍和痛才是真愛。如果一點不滿意都不能承受,拿什么證明我們對我們的理想是“真愛"呢?
你以為你對專業的厭惡是因為你懶惰你不喜歡專業嘛?不是,那只是笨而已——那是你大腦不能承受高強度的思維活動導致的生理疲倦。不是說你不學習了,換個專業你就會牛逼;更不是說你學習學不明白,混社會你就會屌。沒有,兩碼事。誰說你X不行你干Y就行?沒關系的事。你先天智力不足且后天毅力不夠,你就是修車你都比人家慢半拍,到了黑社會也是最先被砍死。
?所以,很多人對專業也沒有對專業本身喜歡不喜歡。我們不喜歡的不是專業本身,只是不喜歡學習專業過程中由于智力精力耐力等等方面的不足導致的挫敗。而沒有什么比挫敗感更能激發厭惡感的了。話說我最不喜歡我們的專業的時候,就是做題不會,數據冗雜,研究失敗的時候。與其說這是我們厭惡情緒最濃厚的時候,毋寧說這是我們智力弱點暴露最明顯的時候。我們根本不是什么反感專業,我們只是對自己智商不滿但出于自尊心的需要又找個替罪羊發泄一下。我太多的時候就是借討厭此專業的抱怨,給自己一個逃避壓力的理由以自欺欺人罷了。
?我們太多的時候把我們的挫敗感等同于我們的厭惡感,將原本無辜的專業為我們的負面情緒買單。我們太多時候給自己編織了這樣一個“不喜歡所以我不學,不學所以我學不好”的借口,去你媽的,你就是努力學你也學不明白!我們經常是騙了別人又騙了自己,我們總是為我們的智力和毅力不夠找到看似合情合理合法的借口。而這些合理合法的借口勾結在一起將原本無辜的專業判了死刑。事實上,給專業判了死刑的一瞬間,也給我們的前途判了死刑。
我以前想學文史哲啊什么的什么的,覺得自己愛好是那個應該學那個。淡定想來,我其實就是把文史哲專業錯等于閑情逸致的小資類暢銷書了。年少無知時候,偶爾書店逛逛看到尼采啦海子啦,覺得自己可以當詩人當哲學家。一旦自己學了金融經濟會計,遇到挫折就開始抱怨如何如何。覺得我要是去讀讀文學,編編詩歌或許就會好很多,我就會成為大神的。
其實我就是學了文史哲也會抱怨的。因為我要以他們為專業的根本原因僅僅是誤會了此類專業門檻低罷了。要是讓我投身浩如煙海的西方哲學或者東方語言文獻里面,每天面對鋪天蓋地的西方哲學,或者晦澀難懂的古典文學,我還是會抱怨:“我喜歡的專業不是這樣子的呀。”
今天抱怨專業去逃避,明天就會抱怨工作再逃避。這種一次甚至幾次逃避都不可怕,怕的是逃避的思維。只要遇到不順就躲,并且尋找一堆“合理合法”的借口來為自己的猥瑣靈魂贖身。久而久之,再高的天賦或者強的靈魂,都會萎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真是愛一個事業,有一個理想,那就要為他努力。這種努力不僅包括對此理想相關的努力,也包括對手頭不喜歡甚至厭惡的事情的處理。很多人很幸運,學的就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做的就是自己喜歡的事業。那我們有時候不幸運就沒有辦 法了,只能就要靠努力來彌補運氣了。我們如果沒有過硬天賦和資源供我們直接轉行(例如:老爸蓋學校培養你,輟學畫畫或者當作家),我們只能咬著牙含著淚把手頭工作做完,然后朝著心中所愛的理想方向前進。
事業如愛情:愛他,就要為它忍受,為它努力,為它犧牲。如果為了自己愛的事業都不能忍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艱苦卓絕,那叫什么愛?那僅僅是幼稚罷了。不要總把“精神上沒有斷奶”等同于“愛”,前者是只喜 歡順風順水,遇到挫折就逃避;后者是咬定一個目標,披荊斬棘往前沖。
所以說,不要隨便說自己愛什么什么,要是真覺得自己愛,就去為了它奮斗之。愛它不是先讓世界知道,是先讓自己知道;讓世界知道你愛他的不是你的嗓門,而是你的行動。除了你為理想的付出和犧牲,沒什么能證明你愛你的理想。
我們若是每天以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不得不忍受的現狀確實也是一條漢子。走到哪也都會被弟兄們認為是敢于同命運犬儒主義的大俠。但是,我猜我們的結果就會是:前半生用來抱怨,后半生用來悔恨。
英雄肝膽,一世縱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果我們僅僅是各種抱怨說我現在所處的位置“不好不要不可能',對自己毫無 實際意義,只能讓人覺得我們是牢騷滿腹的loser,以及讓我們自己自我麻痹一頓。那我們就是把自己的青春用來證明一件事情:我多么不愛我的現在;而不是去證明:我多么愛我的未來。滿是抱怨的青春輸不起,因為它就從來沒贏過。
? ? ? ? ?成功就是懷孕,所有人看著你大著肚子,但是誰知道你之前被干了多少回。我們在流星劃過天空的瞬間許愿,但是有誰知道流星劃過天空一瞬要在宇宙中經歷多少積淀與摩擦。成熟不是為了理想慷慨又放蕩的死去,而是為了理想卑微而韌性的活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楊奇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