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訓練營02:從我不要到我想要
·書籍:《自控力: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課程》
·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文化發展出版社2012年8月版
·學習目標:通過本拆頁的學習,學習者能夠運用意義轉換法,實現從我不要到我想要的轉化
R原文片段P14頁
遠離節食的減肥
如果不戒掉高熱量的食品,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來減肥或改善健康狀況呢?最新的研究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當然,我不是說那些神奇的藥丸——那些號稱可以幫你燃燒脂肪的藥丸,實際上卻會在你蒙頭大睡時讓你增重。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的科研人員進行了一項獨特的研究。他們關注的是被試者應該吃些什么。他們沒有列出哪些食物是不應該吃的,也不關注減少攝入的卡路里,而是說明適當的食物有利于身體健康,能使人快樂。這個項目要求被試者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來改善健康狀況,比如體育鍛煉,而不是思考什么是不能做的,或哪些東西是不能吃的。
從本質上說,這個研究項目把“我不要”變成了“我想要”的意志力挑戰。他們讓被試者把追求健康當做任務,而不是把抑制食欲當做任務。這個研究展示了,把“我不要”變成“我想要”是行得通的。2/3的被試者聽從了研究人員的建議,他們的體重顯著減少,并在接下來的16個月里保持減肥成果。(和你最近的節食結果比一比吧。我相信,平均只需16天,你減掉的體重就會反彈。)他們]還提到,在參與這項研究后,被試者對食物的欲望降低了。他們在壓力、慶功宴等可能引發暴飲暴食的因素面前也更能控制自己了。重要的是,那些對食物的態度最搖擺不定的女士反而減肥效果最明顯。少一點冷冰冰的禁止,反而讓她們更能控制食欲了
意志力實驗:把“我不要”變成“我想要”
即使是不打算減肥的人,也能從把我不要”變成“我想要的成功中得到啟發。當你面對“我不要”的巨大意志力挑戰時,可以試著采取以下策略
除了“我不要”,你還能做什么來滿足同樣的需求?許多壞習慣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而形成的,這些需求可能是減少壓力獲得愉悅,也可能是尋求認同,你可以關注這些需求,用有同樣效果的健康的新習慣來戒掉壞習慣。我的一位學生想戒咖啡,所以就用喝茶來代替喝咖啡。茶和咖啡有幾乎相同的作用,能給你休息的機會,能提神,能端著到處跑,而且不用攝入那么多咖啡因
如果沒有了壞習慣,你還能做些什么?你可以做其他有趣的事來代替壞習慣。大多數的癖好和消遣需要從生活的其他部分抽調大量時間和精力。有時,關注錯失的機會比試著戒掉壞習慣更有激勵作用。我的一位學生是電視真人秀的發燒友。但當她為自己設定了提高廚藝”的目標時,她就成功關掉了電視,并把更多時間放在琢磨廚藝上。(她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用廚藝節目代替真人秀,接著從沙發上移動到廚房里進行實踐。)
可以通過重新定義我不要”的挑戰,把它變成我想要”的挑戰嗎?有時,同樣的行為會被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支配。舉個例子來說,我的一位學生把“不要遲到”重新定義為“做第一個到的人”或“提前5分鐘到”。這或許聽起來沒有太大的不同,但他發現,自己變得更有動力了,也沒那么容易遲到了。因為,他把“按時到達”變成了一場他能獲勝的比賽。如果你關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自己不想做什么,你就可以避免“反彈”效應帶來的危害如果你想做這個實驗,請先花一周時間來關注你想做什么,而不是你不想做什么。在這周的最后,想一想你在舊的我不要”挑戰和新的“我想要”挑戰中分別表現如何。
I拆書家講解
這個拆頁講:當我們面臨“我不要”做的事情的時候,通常覺得“不做這件事”特別難,就需要我們用意志力來去挑戰它。回想一下,當我們面對“我不要”的時候,會是一種什么狀態呢?“天啊,太難了”“我做不下去”“我好無奈”,然后就沒有力量前行了。也就是說,當你關注“我不要”的時候,一是情緒,二是行動。譬如你要減肥,本來你不應該吃甜食,但你沒有控制住就吃了,吃完后就有抱怨的情緒“我減肥沒有成功”。拆頁中給出的兩個案例,都實現了從“我不要”變成“我想要”的成功逆襲。
但如何實現“我不要”變成“我想要”呢?拆頁中為我們提供了2個方法:
1.意義轉換法:把負面的情緒或行動轉化為正面的情緒或行動。用于同一時間內必須要做的事情。要賦予新的意義,把否定詞變成肯定詞,否定的行動變成肯定的行動。
所以,當我們每一天說到一些負面詞匯或否定詞匯的時候,我們能有意識地把它轉換為正面的詞匯或正面情緒的時候,就是把“我不要”轉化為“我想要”的狀態了。
舉例:
·不要遲到——提前5分鐘到,做第一個到的人
·別摔了杯子——抓緊它慢慢走
·這個ppt不應該做出這樣——這個Ppt可以改善的點有
·不要說同事壞話——請尊重同事,珍惜同事友誼。
2.用新的習慣來代替它。用于同一時間內可以做,但不一定要做的,可以用其他來代替。比如拆頁中的發燒友,就是通過用廚藝節目這一新習慣成功代替了真人秀節目。
A拆為己用
A1(聯系過往經驗)
上一周是考完職稱考試的第一周,我信誓旦旦的對自己說我要開始新的學習和生活。包括早睡早起,鍛煉身體,準備明年的考試等一系列計劃。
但是一周過去我依然晚睡晚起,所設想的計劃也都在心里一推再推,即使有些無所事事時也沒有真正展開新一輪的學習。忽冷忽熱的天氣使得身體感冒,從而狀態更加糟糕,身體懶洋洋的,腦子卻飛快運轉,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一種無力感和無所事事的惡性循環中。
A2(規劃應用)
在我設定計劃時,我并沒有很明確我想干嘛。只是很籠統的說,要擺脫這個不是很積極的現狀,但是并沒有明確的計劃,比如偶爾我很早醒來,也會想一下我起來的話做什么呢,想著想著就睡著了。
我的規劃:
1我要看到我的現狀。身體處于感冒的狀態,能量不是很足,有時候會懶洋洋一些,這是感冒的正常現象。我要接受這一點,然后一點一點的慢慢開始鍛煉身體。
2過去一段時間有種一到深夜大腦就興奮的狀態。我要慢慢的調整到正常的作息軌道,現在經常12點甚至12點之后才睡著。我的目標是能讓自己在11點之前或者10點之前進去睡眠狀態,這一周,先從11點30分之前睡著開始。
3 11點30分睡著,按照我的習慣,這意味著在11點或者10點半的時候我就應該準備睡前工作了。包括洗刷,睡前電話,睡前閱讀,或者冥想等。
4我要早起開始能量滿滿的新一天。在起床之后喝第一杯水,做早飯,時間充裕的話進行一下適當的運動。
5我要在7點35之前走出家門,開始從容不迫的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