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旅行】人人都有一個環球旅行夢

【理論】

許許多多的人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環球旅行。

葉老師無數次在課堂上問“大家有沒有環球旅行的夢想”,大家都會舉手。通過喜馬拉雅,葉老師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實現環球旅行,讓更多人學好時間管理,有時間和財富去旅行,這樣不是更好?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夢想,可以來交流一下。

葉老師今天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環球旅行的計劃。大概在2012年的12月,葉老師去上海做了一個演講,他在貴賓廳和一位老師做交流,此時,另一位老師走進來,分享他2013年春節去環球旅行,上次他用了15天的時間從機場到酒店、從酒店到機場,繞地球一圈,時間太趕了,這次他要去一個月飛地球一圈。這個事情激發了葉老師,雖然后來他也沒有跟這位老師有太多交集,但是這個種子卻在葉老師的心中播下來,擁有了環球旅行的夢想。盡管那個時候,葉老師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有很多很多問題和不舒服,但這個種子卻滿滿發芽了,所以葉老師總結說“只要你想,上帝都會為你開路”,因為你有種子,陽光和雨露總會讓你發芽。而且環球旅行夢想的實現給了葉老師創辦“易效能”很多動力,在上一講也提到了旅行的意義之一——動力。

這一講將談到整個環球旅行的計劃,這個計劃最初模糊,到現在越來越具體,其實很多計劃剛開始都模糊,但深入其中后就會慢慢清晰。這好比我們開車,我們每開過一段路,就會有新的視角看到前面的路,也相當于我們爬山,我們爬上一座山,就會看到更高的山。所以人生也是如此,無論是一個項目或是計劃,我們只有不斷前行,才會擁有更清晰的地圖路徑。環球旅行對葉老師而言也是如此,而今天則想分享給各位。葉老師想通過一生的時間去旅行,不是一天,而是一生。在旅行中收獲更多,在工作中更加努力。

葉老師想做到“人生百國,環球旅行”,在未來的五年里將繼續執行定下來的計劃,已經實施了兩三年,在這五年里,葉老師計劃走遍世界的七大洲、五大洋,把旗幟插到南北極,一年旅行兩次,寒暑假剛好可以陪伴孩子和家人。一次就利用兩周時間或者一個月,去到一個洲的幾個國家,既有廣度又有深度。葉老師的環球計劃的特點是長期連續性,還有每次必須有廣度和深度,有切換感。比如去到一個非常窮但是風景特別優美的國家,還會去到非常富裕、沒有風景但是有歷史建筑景觀的國家。就像這次葉老師去歐洲,帶大家去東歐、西歐、北歐、南歐,這樣有不同的差異化,這可以在旅行中體驗美好,能夠讓大家不疲憊地看到人文、地理景觀。旅行和度假不一樣,度假是找個海邊,曬曬太陽,徹底放松休息,旅行則是體驗世界的差異,去發現世界的美,許許多多的人窮極一生,很難出去旅行。比如現在中年到老年,只有20、30年,就算每年出去2次,也就5、60次了,這個世界有幾百個國家,所以葉老師的計劃是一個月的時間穿越不同的緯度,有高山、大海、沙漠、城市,有最窮、最富的國家,他非常喜歡這種感覺,已經走過了非洲、南美洲還有歐洲。你是否也心動了呢?

【感悟】

今天一大早去參加了閨蜜父親的追悼會,幫忙處理接待完后,我們坐在一起靜心感慨,一轉眼我們就已經奔四了,再一轉眼我們也將要來殯儀館報到。殯儀館里站著各種人,有著各種表情和各種心理活動,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在參加追悼會時,能夠反思自己,真正參透人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過一生,致力于將來瞑目時不會后悔這一生的呢?去年和先生在討論一個選擇,你是要平淡卻健康地活得越久越好,還是生命可能不那么長但卻活得很精彩?我的選擇是后者,所以現在體力透支,精力不足,反而做不了太多想做的事情了。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既健康長壽又豐盛美滿,而且還走得很安詳,當然這樣的完美人生誰都想,但并不是誰都能擁有。雖然世事真的不完滿,但我們的生命和人生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我們可以選擇善待生命、持續供能、按時休息、保障健康,也可以選擇用一生的視角看待自己,倒推時間規劃好現在的生活,還可以遵從于自己的內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過自己的想過的有意義的生活,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和空虛的靈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丈量世界、人生百國”,也是我畢生的夢想,但真正支持我的是希望通過學習,提升認知,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益于這個世界的人,成為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成為能夠為他人帶來能量和快樂的人。生命其實也就是一場旅行,在離開殯儀館之前,我看到墻上貼著一副“字畫”——這一生我們好好過。是啊~我們選擇了這一生,就好好地善待自己,好好地善待身邊的人,同時也好好地為看似沒有鏈接、實際上“萬物一體”的世界留下些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