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
--題記
從小時候到現在,書籍是我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陪伴者。我的書柜也隨著時光的流逝而充盈起來 。
我與書的第一次見面并不愉快。七歲那年,我和姐姐“鬧”得不可開交。事情發生的具體地點是我家前院土房的院子里,大致經過是這樣的--我和姐姐因為一本上面畫的滿是的“小蟲子”而大打出手,并展開爭奪,所幸書并沒有“半身不遂”,只是 “局部殘疾”。
后來開始正式接觸書,我的第一本書名為《讀者》的雜志,它幾乎是我初中時期最好的“朋友”,有時我和同桌一起讀,品味散文的特別韻味;有時我會自己讀里邊好詞好句,讀到興起時,隨手拿起我的摘抄本,記錄著優美的句子和詞語。就這樣寶貝似的對待《讀者》,過了三年。
讀書,需要堅持,需要時間的累積。相信在不停的學習中,你會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我記憶中除了《讀者》,還有故事情節較長,人物情感豐富的微小說和名人著作,青春的氣息彌漫著我的高中時期。我來自于一個農村偏僻地區的小孩,對于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除了會做點書本上的題之外,知道要上大學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懂。因此,只有得空去學校的圖書館“飽餐一頓”。往往獲益良多,隨后便將名人名言、優美的字詞句子等等嵌入作文當中去。
在那段時間里,我總是飛快地到圖書館里去。大多數時間,我都占著一個小椅子,坐在一樓的一個角落里悄無聲息的看書,像《簡愛》、《八十天環游地球》、《小海蒂》、《列那狐的故事》、《泰戈爾詩集》等等,讓我對世界的認知多了一份感性,少了一份期許;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憎惡;人生而為人,更多的是積極向上的心態,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怨聲載道。
通過讀書,打開了我的眼界,增長了見識。通過讀書,我才發現,原來世界這么大,這么遼闊,書籍打開了我看待這個世界的大門。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渺小,鞭策自己要更努力的學習。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投資自己的方式。讀書也許不會一下子改變很多我們物質的生活。但是會讓我們擁有一個豐富而有趣的靈魂,會改變面對生活的態度。
謹以此,來喚起心中對書最真摯的情感,不論在什么時候書都是我們的好伙伴,它是人們心靈的充實者和慰藉者,只要你相信,它會陪著我們一起走向明日的朝陽,走向不久的成功,走向屬于你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