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背山》是2005年李安導演的作品,由希斯·萊杰和杰克·吉倫哈爾出演,該片講述了兩個男孩在斷背山上相識,分開后各自結婚,相思20年的愛情故事。2005年第78屆奧斯卡獎,該片以8項提名領跑,最終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獎,最佳改編劇本獎。雖然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獎,但贊譽遠超過獲獎的《撞車》,這也被稱為奧斯卡歷史上最大的冤案。
《斷背山》我看過很多遍,心情低落時想看,開心時也會看,端一杯咖啡在手里,欣賞片中美麗的風景,也沉浸于純粹的愛情,或者,琢磨堪稱經(jīng)典的劇本。
1997年10月13日,普利策獎得主安妮·普羅克斯的短篇小說《斷背山》首次刊載于《紐約客》。隨后則由著名作家拉里·麥克默特里和黛安娜·奧薩納改編為電影劇本。
1
這部影片的劇本,只能用精致來形容,多一分則多,少一分則少。
一般來說,影片分為三個部分,建置,對抗,結局。影片開頭一般就是建置,交待誰是主要人物,故事要講的是什么。
本片時長134分鐘,第一幕在43分鐘時結束,也就是艾尼斯和杰克從斷背山上下來,分開,艾尼斯蹲在墻邊痛哭時。此幕交待了本片的所有背景細節(jié)。
第二幕在109分鐘時結束,艾尼斯和杰克最后一次會面,在斷背山對面的湖邊,艾尼斯說八月不能見面了,要等到十一月,杰克完全爆發(fā),訴說著這二十年來的相思之苦。然后,插入了本片唯一一次的場景回放,杰克回憶他們在斷背山上的情形,艾尼斯說“我走了?!钡诙唤Y束,講述了兩個人相愛相守的所有艱難。
第三幕是尾聲,離開了杰克后,艾尼斯怎樣追尋過去的歲月怎樣紀念愛情。
2
這部影片要分析的點太多,我以艾尼斯和杰克見面的第一個場景來分析。
在分析前,先要明確一點的是:影片都是經(jīng)過設計的,每一個角色、每一個場景、每一個動作都有其意義,對專業(yè)的演員來說,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眼神,都是經(jīng)過揣摩的。只有將認識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對影片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先說動作:艾尼斯坐貨車過來,從黑夜到白天,到達牧場老板的拖車邊,背靠拖車站著,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然后抽煙,未抽完就捻滅了又裝在口袋里,一直低著頭。
畫面交待了幾個重要細節(jié):艾尼斯從很遠的地方來,自己沒有車,很窮,煙都不敢一次抽完,個性很內(nèi)向,不敢隨便破壞規(guī)矩。
杰克開著一輛破車過來,下車時踢車兩腳,還低聲咒罵著,不時打量一下艾尼斯,也不說話,然后對著后視鏡刮胡子。
這里交待了杰克的背景:講究的男孩,也窮,但至少還有一輛破車,脾氣不大好,對車都要踢兩腳,個性開朗明亮,會大膽地觀察艾尼斯,甚至在后視鏡里偷偷觀察艾尼斯,一見鐘情的跡象比較明顯了,但是他也不至于輕舉妄動,表示做事有穩(wěn)妥的一面。
無論是艾尼斯的抽煙,還是杰克的刮胡子,都表示他們已經(jīng)等了很久,等到實在無聊的地步,但是兩個人都沒有說話。
再說服裝:艾尼斯穿咖啡色夾克,這是一種非常中性的顏色,如果一個人想把自己淹沒在人海里,穿這個顏色絕對沒錯了。杰克穿藍色襯衣,藍色代表憂郁,而明亮的藍色則是青春的顏色,在此片中應該與杰克的藍色眼睛相配,也與斷背山明亮的藍天相配。
再說相對位置和姿勢:兩個人站得有些遠,好像各自在站立的地方劃地為牢了。艾尼斯背靠拖車,不移動,手插在上衣口袋里,這姿勢一般來說表示保守,戒備。杰克呢,叉著腰,雖然未走很遠,卻是轉來轉去,表明杰克不是一個安分的人。
對白:這個場景里,兩人沒有說一句話。影片已到4分半鐘。
牧場老板過來,交待工作,兩人繼續(xù)不說話。直到走出拖車。此處要注意的是,走出拖車時,是杰克先走出來,后面是艾尼斯走出來,輕輕地關門。
走出拖車后,杰克主動自我介紹,艾尼斯回應名字,又被杰克懟一句“有名沒姓啊”,艾尼斯才聲音低沉地說出自己的姓。
離開拖車后,兩人向前走,杰克在前面,艾尼斯在后面,隔了一段距離。此小段結束。
再回到建置這個問題上來,在拖車外面等候的那一幕,雖然沒有一句臺詞,但已經(jīng)很清晰地構建了艾尼斯和杰克這兩個人物。
這時,我們不知道他們更多的背景,但是可以猜測他們對發(fā)生的什么事情會做什么樣的反應。當觀眾對角色的行動產(chǎn)生預期后,就說明觀眾已經(jīng)參與角色進入故事。
隨著影片的一步步推進,我們對杰克的主動追求就不會感覺突兀,對杰克后來到墨西哥玩樂一事也會覺得正常。
3
“麻雀的跌落,一定暗含著某項特殊的天意?!薄勘葋?/p>
對一部影片來說,臺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說臺詞前,我們要建立一個觀點,影片里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有用的,它不會像生活中的閑聊一樣。也就是說,影片里每個角色的每一句話,都是經(jīng)過設計的。
在這部經(jīng)典的影片里,每一句臺詞都有其精準的意義,要么是揭示人物的背景相關信息,要么是推動故事向前發(fā)展。
沒有一點“贅肉”,沒有一句廢話,我以影片中最不起眼的“艾尼斯與補給人的對話”為例進行分析。
在橋下,艾尼斯和補給人交接完物品后,艾尼斯沒有轉身就走。
補給人問:“有問題嗎?”艾尼斯看起來欲言又止,補給人潛意識里認為牧場里的工人就不該有什么期望。
艾尼斯說:“對,所以呢……為什么沒奶粉跟土豆?”表明他是有想法的人。也表明他對牧場的情況不是很了解。
補給人說:“我們只有這些?!北砻髂翀龅男量嗌睢撆_詞也是說,精神上也好,物質(zhì)上也好,牧場上的工人都不是被優(yōu)待的對象。
“呃,這是下禮拜要的東西。”艾尼斯沒有再過多的抱怨,直接遞過去采買單。體現(xiàn)了艾尼斯對現(xiàn)實的逆來順受。
補給人說:“我以為你不喝湯?!边@是對進牧場前對話的回應,當時艾尼斯說自己不愛喝湯。
“對,呃,我受夠豆子了?!泵髅魇墙芸耸軌蚨棺恿耍崴箙s說是自己受夠豆子了。表明艾尼斯凡事自己去扛的個性。
補給人說:“現(xiàn)在厭煩豆子太早了點?!边@句話里面有幾個信息,一是離開牧場的時間還早,二是單調(diào)艱苦生活會一直下去,三是你們都不要對飲食有什么想法了。
在整個對話中,這兩個單純進行業(yè)務交接的人,沒有任何感情上的互動,補給人沒有評價過豆子,艾尼斯也沒有正面談論山上的生活。
兩個少言寡語的人,說完了必要的話后,就分頭離開了。
看完整部片子,就會發(fā)現(xiàn)不是這兩個人話太少,而是導演需要話很少,無關故事發(fā)展無關背景介紹的臺詞全部不需要,這是導演對語言表達的克制,也是對情感表達的克制。
如果沒有體會出這一段臺詞的精妙來,就假設自己是編劇,我想我一定會覺得上面每句話都是必不可少,也不宜有更多。一切剛剛好!
再舉一例。
影片最后一個場景,女兒來看望艾尼斯一場戲。女兒把外套落在拖車上,艾尼斯細細疊好,聞一下味道,放進衣柜里。(引出那兩件襯衣。)
衣柜打開,那兩件襯衣被掛在衣柜門上,艾尼斯的格子襯衣包在杰克的藍色襯衣外面。之前在杰克的衣柜里,是藍色襯衣包在格子襯衣外面。
不得不承認這里的設計簡直是絕了。襯衣好像是兩個人的肉體代表和精神代表。對杰克來說,他需要好好地愛艾尼斯,所以他抱艾尼斯在懷里。對艾尼斯來說,杰克是需要他保護的人,所以他抱杰克在懷里。兩個人都希望付出更多,愛對方更多。
這兩件襯衣是本片情感的巔峰,將觀眾的眼淚逼出眼眶,與艾尼斯的眼淚一起,在面龐上恣意流淌。
這一段的設計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編劇和導演的用心顯然還不止于此,通過艾尼斯和女兒的對話,說明了艾尼斯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
女兒對住在拖車里的艾尼斯說:“爸,你需要多一點家具。”
艾尼斯回答:“對……如果你一無所求,就不需要東西。”這話真的讓人心碎,沒有了杰克,大概生活對他來說,就是一無所有一無所求了,任何外在的東西都是沒有必要了。家具多一點少一點又能怎樣,反正杰克再也不會來了。
然后女兒說起邀請父親參加婚禮的話,艾尼斯說可能沒時間:“我想我到時……正在提頓附近趕牲口。”
這句話表明了艾尼斯以何為生,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情已經(jīng)喪失。這也對應了他和杰克最后一次見面時的情形,為了趕牲口,他們要錯過八月的見面。雖然最后艾尼斯還是對女兒改口說會去,但是這段對話要傳達的意義,已經(jīng)全部到位了。
艾尼斯愛女兒嗎?當然愛。從他聞女兒衣服的動作可以看出來。他不想去參加婚禮,可能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不想與艾達的新家族見面,更多的原因大概是再也不想融入人群中。
他的熱情,只對杰克打開過。初見杰克時,他是一個人。失去杰克后,他還是一個人。
不得不感嘆劇本的簡練和精準。
4
李安導演把這個故事分成了13個情節(jié),每個情節(jié)之間,會通過這樣那樣的方式連接,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件事,有時只是一個詞。
未曾想到,“豆子”也會是有效的連接點,甚至是他們情感的傳遞者。
“豆子”在斷背山上的生活中,曾多次出現(xiàn)。
一場大雨后,兩人吃完晚餐后,分開。艾尼斯正收拾著盤碗,杰克騎上馬后說:“不要再吃豆子了?!边@表明他們在山上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具體多久,沒有介紹,無從得知。
此處順便說一下本片的時間表達方式。下雨、冰雹、大雪,我們就知道過了一段時間。后來兩個人分開的日子里,我們以孩子的年歲來判斷大概過了多少年。然后從杰克妻子的言詞中“你一年去那里兩三次”,來判斷杰克和艾尼斯見面的頻率。從杰克的抱怨“20年”中,我們知道已經(jīng)過了20年。從十一月才能見面,杰克說“那八月”呢,可以推測大概那時見面的頻率是三個月到四個月,所以八月份是他們應該見面的日子。十一月才能見面,相當于中間掉了一次。難怪得那么愛艾尼斯的杰克會突然生氣。
我看部電影還要做算術題,難免埋怨李安導演太克扣了。
接著說豆子。
第二次說“豆子”,就是艾尼斯和補給人的對話了。剛才已經(jīng)分析過。
第三次再提到“豆子”,是艾尼斯拉補給回來的途中,被熊嚇跑了騾子。杰克從羊群里回來時,看到?jīng)]人,心情已不好,漆黑的夜里,看到艾尼斯回來,抱怨“下來這里餓的半死……卻只能找到豆子?!庇袥]有一點丈夫對妻子的抱怨感覺?
艾尼斯談起自己被熊攔路的經(jīng)歷,說“我們也只剩豆子了?!毖哉勚泻孟駥芸擞悬c歉意,不好意思,湯潑了,所以沒有別的可以吃了。艾尼斯其實是全心在為杰克著想,表明了他是一個非常細膩的人。
杰克說換種口味來吃,抓羊來吃,艾尼斯不同意,說“我還是吃豆子吧。”杰克回答:“我才不要?!边@句話中,怎么聽都有向艾尼斯撒嬌的成分。
到這里時,覺得“豆子”已經(jīng)成了一種象征,艾尼斯對舊生活舊規(guī)矩的忍受更多,杰克的勃發(fā)欲望則更多。
艾尼斯心疼杰克了,所以才有了下一幕的獵鹿。
影片中可以分析的場景太多。仔細琢磨過《斷背山》的劇本后,恍然醒悟,我不是被《斷背山》里兩個大男孩的愛情感動,而是被《斷背山》影片里講述的愛情故事感動。
看過《斷背山》的小說原著,與本片的差距比較大,原著里是粗砂磨礪的作派,本片卻是細膩含蓄的風格。李安是一位神奇的導演,他能將東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秀美壯麗的斷背山風光,抒情憂傷的樂曲,明亮溫暖被愛束縛的杰克,外冰內(nèi)火因愛受傷的艾尼斯,所有一切,好像都只是為了那段樸實憂傷美麗雋永的愛情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