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關鍵詞:輸出結構
今天早晨重點做的思考是自己晨間思結營文章以及年計劃活動結營文章的編寫。這兩個文檔都需要在這一兩天提交,雖然大腦中有些思路,但不是很清晰,就想利用早晨時間想清楚。
在想如何去寫總結時,感覺可寫的內容不少,好像各個點都有自己新的感受,要想在一篇文章中寫完是不太可能的,于是當時就拆分了幾篇文章,暫時作為一個點思考,慢慢編寫。還有就是當思維不清晰時就用紙筆寫寫畫畫,有助于讓自己看清楚自己到底在思考什么。
相比之下,自己還是喜歡將所有想寫的內容全部列出來,然后再進行自由組合,這種挑挑揀揀的過程,讓自己感覺擁有很多,寫各類主題都能去寫點什么,只是自我感覺能力不高,寫出來的內容效果不是很好。先嘗試寫寫看,大不了在修改。
早晨的經歷就是這樣的,思考晨間思結營作業的書寫一開始沒有太多思路,就想說說自己都做了什么,都有什么收獲,自己有什么感受。但感覺這樣又是屬于自嗨型書寫,對觀眾沒什么幫助,有種自賣自夸的感覺。于是就調整結構,重新思考自己這28天的經歷與感受哪一些能給大家有所借鑒和幫助。
最后思考到,實際上我能為大家提供的幫助,就是將我的經歷以及過程,最終自己的感受結構清晰的表達出來就行,畢竟不知道對方是怎樣想的,需要怎樣的信息,我只需要做好我自己就行。此時已經感覺到自己找到的新結構比第一遍結構要清晰不少,雖然內容還是一樣的,但是內容與角度已經有變化了,這也給我一個體驗,內容只有一個,但如何有效表達是關鍵所在,表達的好,價值傳遞的就有效,表達的不清晰,價值就傳遞不出去,大家感受不到你說這些內容又怎樣的價值,無法有效產生鏈接。
剛好最近學習了年計劃目標分解的工具--五環花。他幫助我將自己的期待從目標、成果、任務、基礎支撐、人際關系五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能夠讓自己看清楚自己的期待到底如何有效推進,并最終達成目標。大腦送來了素材和框架,果然是最適合的,我把素材按照這五個方面劃分之后,果然寫出來的感覺就好很多,更加清晰了,也能闡述清楚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收獲了什么,說得清楚,也許大家就能看得明白了。
認真思考了,大腦才真正愿意幫助你,否則膚淺的思考,也沒有具體行動支撐,那肯定是大腦空空如也,沒什么痕跡,也沒什么感覺,寫的時間就抓耳撓腮,無法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