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臨近開學特別的忙。
早上起來看《大數據時代》看著看著就睡著了。迷迷糊糊被鬧鐘驚醒。醒來發現書躺在手臂上,一角被折彎。
總體對這本書有些映像和記憶。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拿到一本書。都會很仔細的去看目錄。
去看目錄到底講了些什么,然后把每一章節進行劃分成最小的單元。每天去看看一點點。
這本《大數據時代》是英國的叫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和一個叫肯尼思.庫克耶共同編著的。(這名字太長了好難記)
講的?是未來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的一種預測分析,文章的格局非常的大,大到暫時我們都無法去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時代。只能用“大數據時代”這個名詞去概括。
舍恩伯格講述了大數據時代對人們生活,工作和思維模式的一系列變革。以及大數據時代下,商業的變革。
當馬云開始建立阿里云大數據系統,谷歌,百度紛紛開始著手自己的大數據系統的時候,我似乎從這本書中看到了未來的商業轉變。
?正如我們每天手上帶的智能手環,它能夠清楚的記得我們走了多少步,我們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我們的心跳速率如何,我們去了那些地方,在那個地方停留了多久,一周中去過幾次,它都能夠清楚的記得。而手環其實也是大數據中用戶收集信息,收集大規模數據的產物。
我們看到的是手環帶給我們的?便捷服務。同時也是商業創造新產物的機遇。
這些記錄的儀器是互聯網+智能生活時代的產物。未來每天我們看到的這種智能服務將會成為一種新常態,智能機器,將會帶給我們生活的便捷,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斧子可以拿來砍柴,也可以拿來殺人。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去使用。未來的大數據時代會是一個沒有因果關系的時代,而是相關關系的時代。這種時代讓所有的一切都數據化。通過數據去分析所有的一切。數據越多那么分析的就會越精確,誰掌握的數據越多,誰將會在未來的商業經營模式中占得先機。
當資源開始走向枯竭,大數據時代將會用它獨有的數據資源控制和掌握商業,生活,工作的命脈。這種商業模式不再是你掌握了多少傳統的社會資源,你就可以統治商業時代經濟。引領時代發展。
互聯網時代用網絡,用社交媒體和電子信息商務加上移動通訊網絡構成了一個數據信息時代。而大數據時代是建立在互聯網,互聯網+,物聯網……等數據信息時代之后開啟的新模式。
打開電視,我國開始啟動了新型產業時代,傳統的資源型社會已經到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傳統資源過剩走向沒落。但土地資源依然持續增長,消費還會越來越高,人力成本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初的經濟發展前十年,傳統商業已經不再那么好做,吃住穿行也只能夠滿足人們最基本的需求,剩下的是將會是人們的精神需求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但人始終是一個充滿欲望,永不滿足的動物,一旦打開欲望的大門,想要關閉讓人們收手節制,將會變得非常的艱難。過慣了錦衣玉食,反過去再來一次憶苦思甜,紛爭將會因此而起。人們又開始被拉到了新的起跑線上,開始慢慢的走向這樣的一個宏觀的方向時代。
而互聯網+在生活中開始得到很好的普及,互聯網+智能時代也將會過去,迎來的是物聯網的時代,而物聯網時代的開啟將會為大數據時代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互聯網到互聯網+,到互聯網+智能時代,再到物聯網時代,到大數據時代。它的數據將會成為一個非常神奇的礦藏,當它的價值被人發掘出來以后,它的真實價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而絕大部分都隱藏在表面以下。
看到了這里,我似乎看到了這樣的一個世界。但同時感到擔憂。任何新鮮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關鍵是看這把劍掌握在誰的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