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憑什么成為了我們的青春符號

文/饅頭君

周杰倫和他的歌就像一個隱形的“朋友”,從未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但卻陪伴我們走過人生中最青澀的時光。他大概就是憑這個成為了我們的青春符號。”---題記。

今天上午看到了昆凌在微博賬號公布了小周周的正臉照,頓時在評論欄上又掀起了一股“國民岳父潮”。前陣子一篇名為《昆凌占有了杰倫,可杰倫占有了我的整個青春》的文章在朋友圈被瘋狂刷屏,文章從2000年周杰倫出道再到每張專輯配以表情歌詞,總結這一代人為什么會把周杰倫冠以青春的符號。

毫無疑問,周杰倫在這十幾年來一直屹立于華語樂壇的頂峰,他沒有青春偶像的外形,也沒有強硬的唱片公司力捧,甚至在初期他的快舌音也被人詬病。但就是這樣一個不被看好的歌手,憑借自己出色的音樂天賦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一步一步成長為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

和久未謀面的老同學聚會,聊著聊著就談到了曾今一起追過的偶像。我不經問道你還在買周杰倫的專輯嗎?她道:“肯定啊,我下個月還打算去看他的演唱會呢”原來這么久了,她還是那么喜歡JAY。忽然想起我和她的熟識就和JAY有關,那時的我剛轉到新的學校,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充滿未知的一切。第一周時,座位后的女生總喜歡下課的時候哼著JAY的歌,漸漸的聊起JAY的歌曲或者某個電影,而后就變得熟絡起來。那個時候,覺得有這樣一位共同的偶像就像是自己有了一張“名片”,因為大家知道我喜歡他,然后就可以結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人。

從《雙節棍》《可愛女人》《七里香》《夜曲》,那些年我愛過的歌曲至今記憶猶新。盡管現在的我,已經沒有了學生時代追星的熱情,變得不那么沉迷他,可我不得不承認,周杰倫真的開創了一個新的音樂時代,我們身上被深深的烙上了他的印記,存在于青春的記憶里。

曾經有人在知乎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周杰倫巔峰時期有多火?”網友答:上初中時,人生中有了第一個MP3,里面全是周杰倫的歌。后來覺得應該聽聽其他歌手的歌,于是創了兩個播放列表,一個是”周杰倫“,一個是”歌曲“。最關鍵的是,后來發現原來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這樣分組。

我也曾思考過當初的我們為什么會喜歡這個”長相并不出眾“,除了音樂才華也沒什么優勢所在的JAY。如今看來那時的我們十來歲,正直青春叛逆時期,一臉誰都看不慣,不服管教的狂妄傲氣。突然出現一個歌唱的很好聽,身上還有著”狂拽酷炫“氣質,更有一種充滿自信的高冷。那一瞬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喜歡“自己”呢?周杰倫和他的歌就像一個隱形的”朋友“,從未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但卻在我們人生中最青澀的時光一起走過。他大概就是憑這個成為了我們的青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