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開學季,我這個老學長也畢業兩個多月了,都說大學是象牙塔,其實我覺得她更像是一座避風港,為我們這些即將遠航的小船,提供最后的庇護和補給。
前兩天我回了一趟學校,令我始料不及的是,一出車站就看到了幾個涼棚搭在門口,到處都是穿著志愿者服裝的學生,耳邊聽到的都是“佳山校區請往左邊走,秀山校區請往右邊走,請按照志愿者的指引......”
有那么一瞬間,我恍惚的感覺自己就是剛來到大學的雛鳥,正要在大學里磨礪自己,然而當迎面走來的志愿者目不轉睛的與我擦肩而過時,我醒了。摸摸嘴邊泛青的胡茬,我意識到,大學,再也回不去了。
那天,走在熟悉的校園里,迎面走過的都是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他們眼睛里都在閃閃發光,那是對美好生活渴望的光芒,那是對大千世界向往的光芒,那光芒是那么強烈,刺的我模糊了雙眼。
那天,我覺得自己回到了四年前,隨著學長學姐的指引,逛校園,吃食堂,仰望圖書館;
循著人流的方向,領被子,買牙刷,整理自己的小窩;跟室友們互相介紹,談家鄉,議高考,暢想大學生活。
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多想告訴遇到的每一位同學,大學不該是一個安樂窩!你若想著享受無拘無束的大學生活,睡覺睡到自然醒,上課去不去全看室友“今天點名”的短信呼叫,回宿舍追劇打農藥,除了期末從來不進圖書館。那么,四年后你會發現,不是你上了大學,而是大學上了你。
神經脆弱的我,被那樣的環境一刺激,居然產生了這么多念頭,也許是心里的執念太深了吧,畢竟,我也是一個上了一年大學,又被大學上了三年的人。
仍記得大一的時候,我還保持著高中的學習習慣,整個人也是干勁十足,學習、參加社團活動、兼職,每一樣我都積極主動的完成,也都得到了不錯的成果。學習雖未獲得獎學金,但是成績也在班級前30%之內,社團后來做到了一個部門的部長,參加活動拿到了幾張證書,兼職也賺到了一些零花錢。
到了大二,漸漸體會到了無拘無束的大學的“美好”,下課之后,不是加入室友的開黑行列,就是想著陪女朋友去哪玩,吃什么美食。再也不會想著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了,把上完的課復習一下,看書學習也只有在期末的一個月才會去做。
盡管如此,期末復習的時候,我早晚去看書的時候還會比女朋友早到教室,后來,大三了,連期末復習每天都去的比她晚很多了。大四找工作實習了,由于之前都荒廢了自己,專業技能不強,找不到前進方向,輾轉了幾個城市,換了幾家公司,最后在畢業的時候才穩定下來。
回首這四年時光,有幾件事是值得慶幸的。一是大一的我很積極向上,沒有被大學上四年,只被上了三年,呵呵;二是大二時去做了班助,然后遇到了現在的女友,在一起三年了,感情一直很好;三是在我大四期間,因為自身原因錯過學校的秋招和春招,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最后在五月份的時候,目前所在的公司去學校招聘,我又恰巧回學校參加了這個招聘,并得到了賞識,才在絕望之際看到一絲曙光。
但是生活不能只靠一時的幸運進行下去,只有靠實力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曾經的我一直沉浸在一個夢里,夢里的我很厲害,只是暫時被埋沒了光彩,終有一天我會事業有成,散發出萬丈光芒,得到想要的一切。這個夢我做了四年,但是,畢業以來的這兩個月,經歷了很多事情,讓我清晰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長,這句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大學就是一個避風港,為我們遮蔽了外界的風風雨雨,但同時也遮擋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變得目光短淺,不知社會的殘酷,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很早的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每天起早貪黑磨練自己,待到起航的那天,他們行駛的更快、更穩。
很明顯,我并不是那一小部分人,但是,既然我已經認識到了問題,即使已經被那些人甩開一截,難道我會甘于永遠屈居人后,望其項背嗎?當然不會。
一切都還不晚,一切都還有機會挽回,為了那個占據我整個世界的人,為了更美好的生活,我會拼盡全力。
我是原味薄荷,想說出心底的故事,愿你喜歡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