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里的題目是MBA,但是不局限于MBA,因為班上大部分人是考MBA,所以老師說意思就是為什么持續學習?
北海老師,是泰祺的明星老師,考取中歐MBA,在泰祺教學10多年。不得不承認老師真的是老師,對管理類聯考有著透徹的研究和理解。
老師說,通過他自己讀MBA的經歷以及這么多年自己的思考,總結了一下為何要讀MBA,為何持續學習。
1.credential
文憑
首先,考研獲得文憑,這個文憑起初為你代言,降低了別人對你的信任成本。
2.systematic cognitive upgrading
系統性的認知升級
去學習未必是學到的某個很實際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研究生階段的系統學習,去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老師還講到,是他上課的時候他的老師講的,企業和企業競爭到最后比的是認知。這里就舉例到了諾基亞和蘋果的例子。
這里,老師講了一個自己總結的公式:
P(Productivity)= f(Experience,Education)
生產力和一個人的經驗和教育有關系。
生產力可以簡單理解為個人收入
經驗則是個人工作和社會經驗值
教育則是持續的學習。
引入了一個經濟學理論 邊際效應遞減(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
隨著經驗的增加,生產力會達到一個峰值,最后有可能會減少。所以我們要增加自己持續學習能力。
3.Self-exploration
自我探索
成為更好的自己,在這之前要先知道自己是誰。
以上3點就是老師總結的為何學習。
這里為什么沒有大家普遍認為的“人脈”呢?
networking,獲得人脈。
如果一個人認知和思維都提高了,那么認識和結交的人肯定都是一個層次的,優秀的人是有磁場的,刻意的結交并不是有效的社交,沒有必要,提升自己才更重要。
很贊的一天,發現老師很優秀,人果然不能一直宅在家里,多出去接觸新的信息和好的教育,充實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