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尊公主這個人到底存在嗎?

尺尊公主這個人到底存在嗎?

西藏很多的寺廟中,都能看到松贊干布文成尺尊三人塑像并列而坐。在接受藏胞頂禮膜拜之余,究竟有多少人熟悉這位尺尊公主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位身世迷離的尼泊爾公主。

按照慣例,講述西藏的故事都要從傳說入手,尺尊公主也不例外。

尺尊公主塑像


按照藏文史料《賢者喜宴》的記載:“觀音菩薩見調服西藏眾生時機以至,便從胸前射出三道虹光,分別投入山南、長安、泥婆羅(尼泊爾)王宮,三位王后同時受孕,分別誕下松贊及兩位公主。”所以,在藏胞心中三人皆為觀音化身,松贊是法王、兩位公主分別是綠度母、白度母的化身。[1]

我們現在已經能夠辨析,藏史中的這種記載肯定是不準確的,因為唐史中明確記述,文成公主是李唐宗室之女,肯定不是李世民的親生女兒。

當松贊繼承贊普之位后,偶發一夢,夢中見到了尼泊爾和唐朝兩位公主,便命大臣前去求親。使臣(吞彌桑布扎)帶著大量禮物,首先來到尼泊爾王宮。但尼泊爾國王并不愿意將公主嫁至西藏,他向桑布扎提出三個問題。

桑布扎將松贊事先命他帶來的三個銅函依次獻上,銅函內書信分別回答了,尼泊爾國王“有無十善法有無寺院供養有無五種妙欲受用”的三個問題,并在每封書信結尾都威脅道:“若不肯嫁與公主嫁給我,我的化身大軍就讓你山河破碎!”[2]

面對吐蕃強勢的威脅,尺尊公主得以入嫁吐蕃。據說,尼泊爾公主是取道芒域(吉隆溝)進入西藏的,因此在吉隆保留了大量和尺尊公主有關的遺跡和傳說。甚至,現在還流行在吉隆溝內的藏族舞蹈“同甲拉”,也曾為迎接公主而表演過。

“同甲拉”舞蹈


尺尊公主入藏后的情況,幾乎所有藏文史料的記載都一般無二,松贊干布營建了大昭寺來供奉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

按說尺尊公主的事跡,到這里就應該結束了,但縈繞在這位尼泊爾公主身上的迷霧,并沒有消散,反而越來濃密。近代國內外藏學界,越來越傾向于尼泊爾公主并不存在,有關于她的一切都是后世幻化所成。因為,在年代比較接近的史料中,沒有任何關于這位公主的記載。

同時代的唐史沒有記載,似乎多少可以理解,畢竟這是吐蕃國家的內政。但同時期,尼泊爾塔庫里王朝的史料,居然也沒有任何記載,塔庫里王室成員列表也沒有這位公主,這就有點令人費解了。要知道,尼泊爾之后不久,幾乎便淪為吐蕃的屬國。

塔庫里王國在尺尊公主入藏后不久,便發生了政變,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大王子烏達亞-德瓦二世被弟弟廢黜,自己登上了國王的位置。大王子不遠萬里,來到吐蕃求助,松贊聽聞此事后,派兵進入尼泊爾驅逐了篡位的弟弟,重新將大王子扶上了國王的寶座。這件事情足以說明,當時吐蕃的影響力已經跨過了巍峨的喜馬拉雅山脈,滲透到了山脈南部國家的內部。

按照正常的邏輯推測,公主上嫁宗主國君王是件非常榮耀的事情,尺尊公主不應該寂寂無聞才對。另外,保存在敦煌(沙州)的吐蕃藏文文獻中,依舊只有文成公主的記述,而尺尊公主再次成了隱身人。

必須要注意一點,敦煌藏文史料的主要內容大多與佛教有關,尺尊公主攜帶釋尊等身像來到西藏,這種弘佛偉業居然毫無記載,實在令人費解。

《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源于敦煌藏經洞,是吐蕃占領敦煌后(公元786年),在當地留存大量藏文文獻的合集。這些藏經洞存卷,不但年代接近(吐蕃王朝于公元842年滅亡),而且在公元1000年左右被封存后,便從人類的記憶中失落,直到公元1900才被王道士再次發現。因此,這些文獻從未被后世篡改,是研究吐蕃時期西藏最權威的資料。

相比于周邊地區史料對公主不聞不問,西藏地區的藏文史料倒是記述頗多,但仔細對比多種史料后可以發現,幾乎沒有一種史料成書于公元14世紀之前[4]。唯一一本年代稍早的便是《柱間史-松贊干布遺訓》,后世對于公主的記述幾乎全部來源于此書。

對于這本書,我實在不好評論,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從網上下載一本看看就知道了,它大概相當于中原的史書中的《山海經》《搜神記》。雖然這本書,號稱是從大昭寺柱頭上發現的(伏藏)、號稱是松贊干布親自撰寫(因此也稱松贊干布遺訓)、號稱是由后弘期著名高僧阿底峽尊者(982~1054)整理,但我依舊不太相信其中的記述。

同樣都是《遺訓》,對比一下帕木竹巴政權締造者,大司徒絳曲堅贊撰寫的《司徒遺訓》就可以看出其中明顯的區別。《司徒遺訓》中,絳曲堅贊明顯是以長輩的身份在吩咐后世子孫,“這個不能干,那個有危險”。

《松贊干布遺訓》卻是以第三人稱的口吻來書寫的,而且涉及他本人上來就寫到:“王子(松贊)出生時,有兩個頭顱,在他烏密的頭發上,還有一顆阿彌陀佛的佛頭。”父親(南日倫贊)為了掩蓋此事,每天都在他頭上纏上紅綾帶,但還是被吞彌·桑布扎發現了。

所以,這件事還是大家見仁見智吧。

意大利藏學家朱塞佩·圖齊也持類似觀點,他曾撰文寫道:“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是虛構的,目前沒有史料能夠支持這一說法”[3]。為此,我還專門求證過幾位藏族學者,他們也都認為從歷史學的角度上來說,尺尊公主是否存在確實存有疑問。

人類的歷史從來都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由學者研究撰寫的“廟堂史”和民間流傳的“口傳史”。廟堂之史注重考據和推理,以縝密的邏輯分析見長;而口傳史則尤善人物刻畫描摹,以傳神為最。

尺尊公主在學者眼中,由來全無依據,但并不影響她在廣大藏胞心中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她來源于佛陀故鄉,攜來了釋尊佛像,又和藏胞心中的圣主松贊干布同為觀音化身,這怎能不讓千百萬藏胞由衷的頂禮膜拜呢?

所以,這位遠嫁西藏的尼泊爾公主是否確有其人,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身影早已深入人心,成為西藏眾多文化符號中的一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松贊、文成、尺尊三位,已經和雪域高原融為一體,與光同輝、與土同塵,不可或缺。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1]、《賢者喜宴》__巴代·祖拉陳瓦;[2]、《柱間史-松贊干布遺訓》__阿底峽;[3]、松贊干布的妻子__朱塞佩·圖齊;[4]、有尺尊公主記載的藏文史料,《布頓佛教史》成書于1321年、《紅史》成書于公元1346年,《西藏王統記》成書于1388年,《青史》成書于公元1564年,《新紅史》成書于公元1538年,《賢者喜宴》成書于公元1564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