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苦心你可懂得?

今天講二次函數的應用--最大利潤問題。早上我在備課組提議,用交點式來講求最大值的方法。教材上很明顯是先列出關系式,然后轉化成一般式,最后配成頂點式求最值,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學生這樣做的話需要挑戰重重障礙,很容易出現錯誤。以我曾經的教學經驗,感覺交點式會更好,更容易接受,也更不容易出錯。

果不其然,第一節講完課回來我們幾位老師在辦公室小聚了一下。我處理的速度最快,完了一道例題,三道練習題。從孩子的板書和課堂筆記來看,掌握得非常好。

我把孩子們的板書拍下來,向老師們炫耀,細心的陳老師拿過手機仔細端詳,最后她和劉老師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只是聽懂了毛老師的“形似”,并沒有學到她的“神似”。

曉雅和琨瑤的板演展示

完成后再次檢查

我要求學生把關系式通過提取公因式化為標準的交點式,也許這樣做學生會有困難,但是這樣學生就清楚的知道為什么函數會有最大值。對于感覺有困難的同學講實話,他們無論講什么方法都會遇到困難,因為計算是他們邁不過去的坎。

第二節課在九班,孩子們處理的也非常順利,完成得非常好。

心睿和鈺婷的板演
上臺展示的逸軒

九班的兩位學霸

兩個班的板書展示同學,我都是挑的最優秀的孩子。看她們的板書字體、過程步驟,幾乎沒有需要訂正的地方。

我當然也想給其他的同學展示的機會,可是一節課45分鐘,時間有限,她們所寫的板書,還需要給臺下不會做的同學做一些提示。如果我選擇其他同學上臺,不是字體太大,就是字跡太輕,倘若步驟再省略縮減,或者干脆跑偏,我可以糾正,但是由此帶來的負強化已經形成,不容易扭轉。所以這節課我慎重考慮之后,每個班都選擇了最優秀的兩位代表進行展示。

為了做一下對比,第三個展示的同學我都選取了一位男生。果然這兩位男生都有點小瑕疵,因為有之前的正強化,這點小瑕疵,臺下的同學都能夠順利指出來了。

這節課我就講了一道例題,根據題意提取關鍵詞,做出分析,然后設、列、解、答。一環套一環,無論哪一個節點都有可能成為某些孩子的絆腳石。

我板書的例題

對于剛才提到的有些學生邁不過去的坎兒--計算問題,有些孩子如果想提高,必須為此付出巨大努力。自從上周開了家長會,我寫了《集中所有資源做一件事》,有些家長和孩子開始有所行動。十班李書丞同學從初一計算開始每天練習,做一件事很容易,把這件事長此以往的堅持下去不容易。

李書丞的第五天數學打卡

今天在九班上完課后,我欣喜地看到黃浩原同學主動走到講臺前研究課上自己還沒理解的問題。

認真思考的浩源

我想盡我所能去幫助每一個愿意進步的孩子,我想帶領越來越多的同學去感受數學的魅力。

為什么每天上課前我都讓孩子們默寫這個表格,因為在做題中它們都是你用來“戰斗”的武器,哪一個更好更適合,需要你憑借思考做出選擇。

每天都要默寫的表格

為什么每天都要記錄課堂筆記?為什么我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批閱?為什么有的題目讓孩子反復練習?我想答案只有一個:我希望看到孩子們的進步!

初四很累,我們共同努力,讓這份付出能夠有與之對等的收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