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祎楓做了兩個判斷,其一,郭嘉是曹魏的神盾局局長,其二,曹操重用郭嘉與其寒門背景有關,這兩點我都很贊成。
我想分享贊成的理由,我不相信妙計如神、未卜先知,精準的判斷背后一定有豐富完備的信息作為支撐。
我也不相信一個接一個的巧合,我們眼中的巧合一定是算計和博弈的最終結果,以巧合的方式呈現在你面前而已。
郭嘉,老曹手下最出名的謀士之一,也是死的最早的一批。
到現在都有人將他跟荀彧、荀攸、賈詡、程昱一并稱為曹操手下核心的五大謀士。地位上可以說還是相當的高的。而且老曹對他的重視從一開始就設置一個從來沒有的職位軍師祭酒,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那么,郭嘉如此受器重是為什么呢?而且,老曹當時手底下可還是有荀彧這位公子爺在的,這位爺可也是相當了不得的主。
說實話,刨除后來各種因素各種猜想來看,更多的只能說是郭嘉眼光精準,對自己定位也相當明確。謀士,只謀他人而不參后勤不弄筆墨,而且從各方面來看,老曹的情報網可能就是郭嘉在管理,不然也不可能有孫策死于刺客的預判啊,還有后來對袁熙袁尚逃遼東而力諫遠征,沒有足夠的情報整理不可能立時有必須遠征的判斷。
還有一點,就是原本操持這個職位的,是戲志才,而郭嘉到老曹手底下的時候正好是戲志才死后沒多久,這可沒有理由說是巧合。
可以看出來,郭嘉其實是相當精明的,在明確自身優勢的情況下,很準確的判斷出只有曹操才能夠給他這樣的地位,在這個判斷的基礎上還要熬到戲志才死,雖說可能有巧合的原因,但以戲志才跟郭嘉兩人之間的交情來看,恐怕都知道相互之間過于類似的特質,還有相互之間的身體情況。
而對于老曹來說,說難聽點,郭嘉除了出色的頭腦以外,其最大的價值是在于郭嘉出身沒落寒門,同時又是潁川地區出身的文士,與潁川大族陳、荀以及這兩家名下的潁川學院中的諸多文士都有來往,一個可以跟世家大族好好打交道但又沒有成為他們中一員的人物,對于曹操來說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一枚優秀棋子,極為優秀的那種。
所以一開始老曹見到郭嘉的時候,很有可能跟他見到人家漂亮小寡婦一樣興奮吧?尤其是在同樣類似出身的戲志才死后。
那么,對于對于曹魏陣營來說,郭嘉的去世到底帶來了什么樣的問題呢?最直接的一點就是赤壁之戰死的那么慘。
雖然這么說有點過分夸大,但考慮到郭嘉是極有可能統領老曹手下情報工作的人員,那么以郭嘉的性子肯定是完全掌控住了,而且每戰之前必然對所有可能的情況都探查一遍。
當然不是說其他人說的就沒用,但加上情報管理人員的地位以及郭嘉作為平衡曹魏陣營文人集團抱團情況的存在,必然是極受曹操信任,而且是難有替代的那種。
所以郭嘉一死,老曹就找不到可以放心使用的謀士,這也導致后來老曹不得不親自處理很多老窩里的爛攤子。
?說重要也重要,說可惜也可惜,不過至少對于郭嘉本人來說,這人生還是夠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