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六十才跟劉備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為丞相”這是前幾年一個段子的前半部分,主要意思是說人出名要趁早,趁年輕,趕緊努力。三國時期,大部分英雄才俊都是年紀輕輕,名聞天下,諸葛亮赤壁之戰的時候才二十八歲,出使東吳,舌戰群儒,這樣的例子太多,不勝枚舉。但是黃忠,《三國演義》里是個不一樣的例子,年近六旬,才開始建功立業,最終功成名就,堪稱逆襲典范。
演義中,黃忠是劉表手下中郎將,跟著劉表侄子劉盤共守長沙。在赤壁之戰后,關羽收取長沙郡的時候出場,雖然年近六旬,但有萬夫不當之勇,能開兩石力弓,百發百中,跟關羽戰成平手。歸順劉備后,跟隨劉備一起入川,多有功勞,劉備要取漢中,黃忠主動請戰,跟老將嚴顏搭配,用法正之謀,在定軍山陣斬夏侯淵,為攻取漢中,奠定良好基礎。也因為這些功勞跟關張馬趙四將平起平坐。后來劉備伐吳,因為老將無用話語,主動出戰吳軍,中箭負傷而亡。
《蜀書》里的黃忠與演義相比,記述就簡單的多了。
前面一樣,是劉表的中郎將,與劉盤共守長沙。曹操占領荊州后,一樣的位置,仍然鎮守長沙,只是領導變成了長沙太守韓玄。劉備平定荊州南部的時候,黃忠開始跟隨劉備,然后一起入川。這段歷史寫的很簡潔,沒有演義中的精彩。黃忠此時開始跟隨劉備,到底多大,沒有明確記載,而且箭術如何,如何跟隨劉備,到底是否跟關羽斗了幾百回合,不得而知,但是看后來關羽好像很看不起黃忠的樣子,推測應該沒有怎么戰斗拿下長沙了。黃忠箭術,堪稱三國里面箭術第一,在《三國無雙》游戲中,黃忠手里的兵器就是弓箭,而不是大刀,這里也沒有具體描寫黃忠的箭術如何了得,很是失望。
黃忠跟隨劉備入川,從入川的葭萌關開始,到最后的圍攻成都,黃忠常常第一沖鋒陷陣,戰斗時候的勇猛堅毅,冠絕三軍。益州平定以后,被拜為討虜將軍。孫權剛開始也受封過這個爵位。建安二十三年,劉備攻取漢中,漢中有曹魏名將夏侯淵鎮守,更有智將張郃輔助,相互對峙一年。第二年,定軍山之戰,雖然夏侯淵部卒精銳,但黃忠親冒鋒鏑,迎著槍林箭雨前進,而且鼓勵士卒,擂鼓助威,手下將士士氣飽滿,喊聲震動山谷,于是一戰擊斬夏侯淵,攻取定軍山,后來曹操親來,也無能為力。黃忠也因為這件功勞,被封為征西將軍,獨擋一面。巧的是,被黃忠擊殺的夏侯淵在魏國鎮守漢中的時候,官爵也是征西將軍。
也就在這一年,劉備稱漢中王,想要封黃忠為后將軍。諸葛亮怕關羽不服,因為黃忠名望不如關羽,馬超,二人成名已早,而黃忠功勞名望都是最近才立的,大半輩子跟著劉表,劉景升只想守著荊襄九郡,根本沒有圖天下的志向,所以將領何來建功立業,因此前期名聲不顯,直到跟隨劉備,在戰場上一刀一槍博取功名,陣斬夏侯,方才名震天下。再者張飛馬超此時也在身邊,黃中的功勞看得很清楚,只有關羽不在眼前,諸葛亮擔心把他跟黃忠相提并論,關羽會不高興。從后面封的官爵看,黃忠是后將軍,關羽是前將軍,與關羽爵職相等。關羽此時名滿天下很多年,養就了一身傲氣,讓他跟一個老卒相提并論,他當然會不開心,可見關羽性格缺陷,不是一般自傲,甚至可以說是自負了,眼睛里都容不得別人了。即使真的是關羽挑釁的話,黃忠也不懼關羽。
可是劉備說他有辦法,黃忠受封后將軍,與關羽齊位,果然沒有看到關羽的挑釁,看來劉備識人用人,確實很有一套,雖然沒有記載劉備用的什么方法,關羽最后是沒有對此抱怨什么。
至此,黃忠走上了人生巔峰,雖然出道晚,但是因為自身才華出眾,又跟對了領導,抓住了建功立業的好機遇,短短數年,封侯拜將,成為蜀漢柱國五大名將。可惜盛極必衰,可能真的是出道時候年紀太大了,或者戰斗負傷太多,又或者二者原因都有,時間太短,第二年,黃忠就去世了,而且獨子黃敘早夭,黃忠沒有后人,實在是令人唏噓。
這就是三國時代一個六十歲大爺的逆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