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日記之回顧篇
我畢業于財經院校的財經專業,《金融學概論》、《財務管理》、《財務分析》這些課程都是必修課,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模擬炒股大賽,獎金也很誘人,身邊不少同學在大學期間就通過投資理財獲得了第一桶金。而我,卻一直在門口徘徊......一直不愿意花心思考慮認真地對待這件事,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你不理財,才不理你”。
工作了幾年,和大先生有了一些積蓄,準備等到首付攢的差不多了就買房。期初是一直糾結在哪個城市定居,后來經過各種考慮,好不容易下定決心了,發現就在我們糾結的幾個月里,意向城市的房價居然奇跡般地翻了一番,之前幾年的漲幅都趕不上這次上漲。忽然意識到自己口袋里的錢變得不值錢了,開始反思自己,找到了根源——“懶”和“怕”。
我懶得投入時間學習投資理財的專業知識。
我懶得關注經濟走勢,懶得了解房價。
我怕投資產生風險,不敢面對失敗的結果。
我怕自已遇到投資陷阱,最后越陷越深。
......
拒絕坐以待斃之行動篇
經歷了這次打擊,我意識到自己先前在投資理財領域的投入太少了,自以為是地覺得把錢放在銀行里一直攢著,攢夠了去買自己心儀的東東就可以活的很好。忽視了越來越高的通脹率,忽視了自己的在這個領域的努力一樣可以獲得相應的回報,忽視了投資理財本就是自己應該必備的技能。
我開始在簡書看一些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報名參加長投的課程。看了《管道的故事》,讓我堅定了“不做提桶人”的信念,開始思考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持續投入挖一條水渠。參加了長投的第一課,讓我逐漸樹立起正確的投資理財關鍵,并且得到了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
課程感受篇
1、明確理財目標。低階目標:識破騙局,避免掉入陷阱。了解騙子的常用伎倆和手段,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夠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為自己和身邊的人保駕護航。中階目標:打贏通脹,滿足人生不同階段的資金需求。成家立業時面臨買房、養育孩子這兩件大事,退休后面臨退休工資遠低于退休前的工資收入,所以,我們需要做出合理的規劃,讓自己從容應對。高階目標:實現財務自由。非工資性收入高于日常支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做任性的“自由人”!
2、理財需要行動。
step1:不做月光族。記賬→分析支出合理性。支出分為:必要、需要和想要。核心放在管理自己需要和想要的領域。想要的代表自己的愿望,不可以壓抑,而要適度的管理。可以列出欲望清單,然后結合自己想要做成的自我提升的事件,通過達成事件進行鼓勵,一舉兩得哦!(減肥5kg,獎勵自己一雙NIKE運動鞋)
step2:開始儲蓄。先定一個小目標:每月拿出收入的固定比例做為儲蓄,逐步養成儲蓄的習慣。留足應急金:金額一般為3-6月的日常支出金額,這樣即使遇到突發情況也能夠給自己一段緩沖的時間,不會因為生活的壓力而匆忙做出不理智的決定。構筑個人和家庭保障計劃:了解保險的基本知識,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收入和成員組成),制定現階段合適的保險計劃,并付諸實施。
step3:投資。不要借錢投資!用自己手上的閑錢投資!通過投資理財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富足,生活品質得到提高。如果因為盲目投資,讓自己負債累累,這就和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