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充滿著悖論,你可以24小時都在忙碌但又無法去改變一個小小的壞習慣,你感覺雄心壯志但又會莫名自慚形穢??偟膩碚f就是既勤奮又懶惰,既自信又自卑。但時間又是公平的,雖然它不可變,但人可以改變自己。你把時間花在哪里,那里就會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更恰當地說是教你如何與生活做朋友。
人很貪心,做一件事獲得收獲的可能性很大,就想馬上看到成果。收獲可能性很小,就想立刻知道結果。越浮躁越不滿,越不滿越浮躁。人在這種狀態下就感覺要做點什么去改變,而在這個混亂的情緒里做什么決定都只會是個錯誤。生活的本質就是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給你什么。你只能給什么就用好什么,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去換你想要的。當你有想要的東西時,想想你有什么可以去換,如果沒有就要想如何做才能有資本去換想要的。
面對做不好的時候,不要氣餒。脆弱的人才需要安慰,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不現實又脆弱的完美主義傾向。當然也有些人把做不好當作借口而不去做,所謂的做不好只不過是不能一下子做好而已。
面對不是自己喜歡的,不要埋怨。你的“夢想”有時會成為你的萬丈深淵。心懷“夢想”的時間越長,沉沒成本越高。越是不滿,越強烈想擺脫??涩F狀是無法立刻擺脫的。你不能因此放棄努力、隨遇而安、失去事業心。還是那一句,有什么做什么,在有限資源里發揮最大的效用。
人人都有腦子卻不一定人人都會思考,因為思考是伴隨著痛苦的,所以我們都愛聽現成的道理,而不是用思考和實踐去驗證道理的正確與否。對困難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如果經過準備就可以解決的就不是問題,困難是一直不斷出現新問題。優秀的人解決問題非一直抱怨。更關注方法,正確而又有效率的堅持是最好的方法。不拒絕學習,不斷學習,一種模式形成之后會一直循環下去。
與人相處是我們生活交流很重要的環節。愿意在別人身上“浪費”時間,這其實是表達一種關心。主動去幫助別人,別人會更感激你,你也在過程中鍛煉了自己。把自己愿意幫助的人的特征寫下來,做一個自我對比,看看自己是否符合這些特征。不要嫌棄旁人笨手笨腳,只有做事的人才會有可能顯露他的弱點。不要生氣別人不信服你,只有有成就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我們與別人爭辯時要明確爭論的焦點是事實非想法。討論的目的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實。真理不變,變化的是對真理的解釋或理解。而很多人所謂的看法其實并不是他自己的,大多數人不思考,少數愿意思考的不會思考。所謂的主流,大多數的看法不過是被灌輸。人們已經分不清哪些是被灌輸哪些是自己的。
人人都有弱點,人人都有恐懼。你的強弱取決于你的勇氣與恐懼哪個更大。心智的成長是自己的事。如果不是自我掙扎,力量由內而生,自我根本不可能強大到能忍受把自己與外界分離開的痛苦。別人的看法改變不了,所以無需證明給別人看。不要怕麻煩,怕麻煩會讓我們止步不前。不斷地積累學習,復利的力量會讓我們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