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甘南川西自駕游記(六)
D6天? 24日七點下樓早餐,今天是要趕往620公里外的稻城,路程遠,時間緊,一切按計劃進行。先去喇榮五明佛學院再去天葬臺。
佛學院山腳下的海拔已達到3725米,氣溫在12度左右。
在這個清冷的早晨小鎮上的游客已經匆匆忙碌起來了。
通往佛學院的大路兩旁矗立著兩排高大的白塔,盡顯佛國景象。
具有濃厚藏傳佛教文化的高大藏式牌樓,穿過牌樓后感覺像是一腳跨入了佛門凈地。
乘車去佛學院的最高點,喇嘛和覺姆也同樣是要乘車上去。這個看起來像倒扣的簸萁式樣的喇嘛帽不知有什么講究和說法。
“同心共筑中國夢”藏漢兩種文字的巨幅標語鑲嵌在半山腰。足見偉大的中國夢也已深入到藏區人民的心中。
大巴車在壇城邊的停車場停下,順路前行幾步映入眼前的場景頓感震撼,數以千計的密密麻麻的錯落有致的紅色房子布滿了整個山坡。正是那些看破紅塵客們造就了這片紅色山河,造就了這片清靜之地。
這些紅房子看起來十分簡陋、簡單。但對于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來說并不算什么。
喇嘛和覺姆分別住在這片山上不同區域的能容俗身的居所里潛心修行,看起來他們的日子清苦而又寂寞,也許內心對信仰的力量如同這片房子的色彩一樣火紅赤熱。
在這神秘而又壯觀的紅色圣地的最高處留張照片。
壇城是喇榮五明佛學院的最高點也是最神圣的地方。信徒們來色達就是為了學佛、修法、轉壇城。
跟著喇嘛、覺姆以及信徒們轉動著金光閃閃的經筒,以求得到神的祈福和保佑。
絡繹不絕的朝拜者不知疲倦的磕著長頭,忘記塵世間的一切煩惱,只為修行。
這位從穿著打扮看起來像是個內地的美女正手搖經輪看著經文一絲不茍的朝拜著,在這里磕著長頭來表達著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看到行色匆匆的喇嘛、覺姆們可能正趕往經堂去做課、誦經。我們這些看客們也該靜靜的離開這片藏文化厚重之地。來時只為看一眼那一眼望不到邊的紅房子,走時頓感心靈得到洗滌,這將是一個存在我記憶深處的地方。
從佛學院下來再繞到山的背面就到天葬臺了,兩地相距約六、七公里。上午來這里的游客十分稀少,下午天葬儀式時應該比較集中。
白塔旁便是進行天葬的地方。據說在進行儀式時場面有些血腥。
大嘴惡魔頭里面存放著逝者的頭骨。天葬這種喪葬方式令很多人難以接受,但卻是藏族的一種傳統喪葬方式。將尸體放到指定的地點讓禿鷲吞食。他們認為死亡只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分離。
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髏雕塑。
黑洞洞的眼窩,張著大口的人頭骨像砌磚一樣一層一層的累起來,天葬為什么只保留頭骨至今仍是一個謎。
早已融入到藏族生活方式的小朋友,信仰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傳遞著。
遠處的山頂上棲息著成百上千的禿鷲等待著天葬師的號令。
時間尚早,為了趕路,不能親眼目睹下午的天葬儀式了,留點遺憾為下次再來色達找個理由。
感黨恩 愛祖國 守法制 奔小康
波濤洶涌的雅礱江,S217省道沿著雅礱江順江而行,兩側高山怪石,河谷深落差大,懸崖飛石隨處可見,路面極窄而且彎多彎急,讓人感到驚恐。
悠閑散步的牦牛沒有絲毫理會你的意思。
行進中有好多車停了下來,驚奇的發現路邊很多猴子,有人說是藏獼猴,游客們紛紛給猴子各種食物,引得他們跑來跑去。
藏獼猴棲息于中國西藏3000-4000米的高海拔區,喜歡生活在石山的林灌地帶,特別是那些巖石嶙峋、懸崖峭壁又夾雜著溪河溝谷、攀藤綠樹的廣闊地段,往往是猴子最理想的生活場所。體長51-63厘米。主要特征是尾短,大約是體長的一半,約長19-30厘米。具頰囊。軀體粗壯,前肢與后肢大約同樣長,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抓握東西靈活,前額低,有一突起的棱。頭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
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巖山上,群居。成十余只乃至數百只大群。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捕食其它小動物。相互之間聯系時會發出各種聲音或手勢,互相之間梳毛也是一項重要社交活動。亂捕濫獵是獼猴致危的主要因素。
我們很幸運能在這高海拔地區遇見藏獼猴,它們那調皮、乖巧的樣子給我們的行程也增添了一份樂趣。因路面較窄停車十分影響通行,拍了幾張照片后便匆匆的離開了。
又是大片金黃的油菜花。
中午趕到了爐霍縣城,先找飯店,看到這家鹵菜店十分干凈,櫥窗里的小菜十分誘人,隨即買了幾個。
在川菜館要了一盆燉菜外加兩個炒菜還有從鹵菜店買的小菜,一下六七個菜了,猛吃一通,幾乎掃光。
味道不錯價格實惠的小店,有機會再來光顧。
爐霍境內的卡薩湖景區,湖水如鏡,典雅壯觀,獨具一格。
路邊藍色的野花非常漂亮,但不知其名。
終于從S217省道轉上了318國道,就像行駛在高速公路般的感覺。
一上318國道就看到騎行者的身影了,心中對他們是無比的敬佩。因路途艱難,風景優美,備受騎行者的鐘愛。我們協會曾經2012至2017年連續五年都有騎友來挑戰這條中國最美的景觀大道。
理塘隧道。
天色已晚,空中還下著雨,在海子山拍了幾張照片,隨即前行。
稻城的標志性景點------稻城白塔,在夜晚顯得更加輝煌大氣。
晚上十點一刻冒雨到達了今天下榻的酒店親愛的宅宅,不僅名字看起來很溫馨,客房的確很舒適,有地暖,有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