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了七天,終于圓了我的敦煌夢。上大學時,第一次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便神往于敦煌。騎著駱駝,背著水壺,一步一個腳印地行走在大漠,仿佛唐僧西天取經一樣,要經歷種種艱難險阻,才能到達佛教圣地——莫高窟。這種情景曾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雖不是佛教信徒,但我渴望去敦煌,渴望去那片神奇的土地,接受靈魂的洗禮。恰好朋友相約,于是,我的西北行開始了。
? ? ? ? ?第一站,蘭州。
? ? ? 到達蘭州,已近傍晚,接機的導游在大巴車上給我們簡單地介紹了蘭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說的蘭州拉面和羊皮筏子。蘭州拉面有幸吃了,好吃,但沒有她說的絕。羊皮筏子因為時間原因,別說坐了,見也沒見,實在遺憾。坐在大巴車上,看暮色中的蘭州,粗獷而悠閑。這兩個幾乎不在一起搭配的詞,我卻覺得形容蘭州是最恰當不過了。大西北的干燥氣候造就了它的粗獷,廣袤無垠的土地孕育了它的悠閑。樓宇間的距離極其寬闊,人居于此,不會有生存的壓力,即便他們過得并不富裕。因為他們總能看到腳下的大地、身邊的黃河和頭頂的藍天,而我們的視線,卻總被一幢又一幢拔地而起的高樓阻擋,我們的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了。
? ? ? ?第二站:嘉峪關。
? ? 嘉峪關是個工業城市,現代化的步子就邁得稍微快一些,給人的感覺似乎比蘭州要富裕。寬闊的街道上偶爾駛過來一輛汽車,行人也極少,你可以肆意而行,不用左顧右盼、擔驚受怕。車水馬龍的場面在這里幾乎是天方夜譚。見慣了擁堵的車輛和人群,突然置身于如此空曠的天地,心情那叫一個美!
? ? ? 景點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
? ?
親臨航天城,卻沒有看電視時的激動與興奮。先是參觀了博物館,一幅幅圖片展示了航天城從創建到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只是講解員說得太快,我們走得也太急,有些東西幾乎沒有在腦中進行過濾。接下來,看了看胡楊林。胡楊林被稱作“英雄樹”、“王子樹”,“千年不倒、千年不死、千年不朽”的胡楊林精神讓無數人敬仰。在航天城建這樣一個胡楊林公園,是以胡楊林的精神來喻航天人的精神。胡楊見秋而黃,黃到極致。只可惜我們來得不是時候,錯過了胡楊林最美的景致。之后,我們又參觀了發射塔架和問天閣。發射塔架平時是包裹著的,只有在發射衛星時才會打開。問天閣是宇航員們在基地的住所,我們在這里匆匆拍照留影。高科技的東西是我們常人看不到的,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些皮毛。
? ? ? 景點二: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
? ? ?
嘉峪關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與山海關遙遙相望。登上城樓,我們就會隱隱地看到遠處的雪山——祁連山。在夏天,看到雪景,實在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但祁連山的最高峰是常年積雪不化的。遙望著它,我總能想到電影《七劍下天山》,雖然我知道天山是在新疆,但因為是雪山,所以我還是會把它們放在一起,還是會遙想茫茫雪海,刀光劍影伴著俠骨柔情。繞城樓走一圈,跟在平遙古城樓上的感覺大同小異,只是這里的視野開闊,更能讓人想到古人攻城掠池、金戈鐵馬的場面。
? ?
懸壁長城是離嘉峪關城樓不遠的一段古長城。我們一行二十八人來到懸壁長城腳下,一看到長長的階梯,很多人就退縮了,只有我們六人一口氣登到了長城頂部。上去的時候雖說有點上氣不接下氣,但一路往下看,卻有眾收眼底的感覺。下來的時候不費勁兒,腿卻抖個不停,但心里很暢快。想起高中時候和幾名同學,曾翻越一座山行至五臺,這又算得了什么,簡直是小菜一碟。
? ? ? 第三站:敦煌。
?終于到敦煌了,遠遠地看到那個飛天雕塑,內心便激動起來。導游在車上把《敦煌神女》說得神乎其神。于是,一到敦煌,我們就先觀看了大型歌舞劇《敦煌神女》。說是歌舞劇,其實更準確地說應該是雜技劇。雜技演員們用歌舞劇的模式、雜技的技藝把一個凄美的神話故事演繹了出來。我又想起前幾年在杭州看過的《宋城千古情》,無論是從劇場的環境來看,還是從劇本的內涵以及演員們的表演來看,兩者是各有千秋。一個場面雖小,但小而精致,用高超的雜技藝術來表現正義與邪惡的對抗,催人淚下;一個場面宏大、內涵豐富,集歷史故事與民間傳說為一體,凸顯高科技的技術手段,讓人們在視覺享受的同時得到心靈的震撼。一南一北,交相輝映。
? ? ? 景點三:鳴沙山、月牙泉。
? ?
來到大西北,不去鳴沙山看一看,就等于沒來。鳴沙山因風吹動,沙山就會發出鳴響而聞名。我們是在早晨五點鐘出發的,帶著賓館給準備的早餐(冷饅頭、礦泉水),睡意朦朧地來到了鳴沙山,既為免遭日頭暴曬之苦,又為觀看沙漠中的日出。可人算不如天算,那天是陰天,我們沒有看到日出。上山的交通工具是駱駝。五頭駱駝拴在一起,也算是一個駝隊。每頭駱駝都靜靜地臥在那里,等客人坐穩之后,聽從領駝人的指令,慢慢地、有序地起身。坐在上面,不用心慌,即便是第一次坐,也沒有必要害怕,駱駝是很溫順的動物。一路向上,前面是一隊又一隊的駱駝,后面也是一隊又一隊的駱駝,浩浩蕩蕩卻又慢慢悠悠,很有點古代商人走絲綢之路的感覺。走到半山腰,駱駝走不上去了,我們集體下駝。剩下的路程怎么走,有人選擇便道,我們幾個人又是選擇直上。上沙山不比上別的路,走一步可能要退兩步,但每一步都會留下我們的腳印,只可惜當時忘了照張相片。有人把鞋子脫了,為得是輕便。我是穿的上山前發給我們的腳套(和袖套差不多),這樣裝束,是避免沙子進到鞋里。人每走一步,沙子就會往下滑一些,旁邊有人居然是手腳并用。慢慢地,我們發現了一個小秘訣:踩在別人走過的腳印上,就不怎么累。走到山頂,看到對面又是一座又一座的沙山,簡直是沙的海洋。下山了,有人不敢直下,選擇滑沙。我卻不怕,徑直下山,只是步伐放得很慢,就像散步一樣,從從容容、瀟瀟灑灑地走了下來。
? ? 月牙泉與鳴沙山就像一對孿生姐妹,提到鳴沙山,就要說到月牙泉。初識月牙泉,是在田震的歌曲中。很喜歡田震沙啞而低沉的聲音,于是她的《月牙泉》也是一遍又一遍地傾聽,只是未曾想自己有一天真得會與月牙泉面對面。站在不是很高的沙山上,看不遠處腳下的一汪清泉,它的形狀那么奇特,就像月芽兒一樣。泉水清澈,泉的旁邊修建了一些亭臺樓閣,景致相當不錯。而沙與泉并存,實在是大漠一大奇觀。這一上午是玩得最為暢意的一上午,走在回程的路上,大家還津津樂道,準備帶著孩子再來。
? ? ?景點四:莫高窟。
? ?
莫高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而我卻覺得描述它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匆匆的一瞥,只看見褪了色的壁畫和破損的佛像,如何能真正品味敦煌神韻,又如何能感受華夏輝煌?我不能做到,也相信那么多步履急促的游客與我一樣。而我真得渴望走進它,走進它的生命,與它的靈魂對話。如今看來,這只是一種奢望。
? ? 曾經夢想著騎著駱駝、背著水壺,歷盡艱難險阻來到敦煌的情形,卻被大巴車、高速路破壞了。我們一路聽著音樂、磕著瓜子、玩著撲克來到了這個神圣之地。
? ? 進到里面,一個不僅漂亮,且氣質非凡的講解員(后來見到幾個也是如此,估計此地講解員的門檻也是較高的),把一大摞聲音接收器發到了我們手中。我們按照講解員的吩咐各自武裝,然后緊跟在講解員的后面開始參觀洞窟。講解員和團隊是一隊一的關系,不能亂跟,跟了也聽不到講解員的聲音,因為接收器是固定的頻率,只能接收到我們指定的講解員的聲音。高科技的東西,給講解員和游客帶來了莫大的方便,而我卻總覺得這與我們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不甚相融,有時,人文與科技只能平行,不能相交。
? ? 這一天,我們一共參觀了八個洞窟,我印象較深的只有三個:藏經洞、彌勒佛大像、釋迦牟尼涅槃像。
? ? 藏經洞是我們參觀的第一個洞窟,講解員給我們指了指那位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地方,而對于王道士偷運經書,并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賣與外國人的行為卻只字未提,這著實讓我很失望。而當我還在構想當年王道士是如何把這些珍寶偷運出去時,講解員已經領著人們到下一個洞窟了。
?彌勒佛大像據說是根據武則天的模樣雕塑的,很有大唐風范。而我所贊嘆的是古人超強的智慧和超人的力量,真的是很難想象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他們是如何完成的。
? ? 釋迦牟尼涅槃像雕塑得很美,他靜靜地躺在那里,宛如一個睡美人,不再理會他身后的眾弟子或驚詫、或安然、或痛苦、或歡愉的表情 。
? ? 莫高窟的魅力不只在它的佛像,更重要的是它的彩塑藝術和它的壁畫。它是佛教圣堂,更是藝術殿堂。我雖然不懂這些藝術,但我敬佩那一代又一代在這塊土地上留下自己印跡的工匠和畫師。他們承受了寂寞和困苦,卻給我們后人留下了燦爛和輝煌。我不想膜拜佛祖,卻想向他們參拜。
? ? 七天的旅程,行走在路上,看到的不只是美景,還有歷史滄桑和時代變遷,只是步履太匆匆,握不住西北的魂。但我愛這塊土地,愛它的廣漠、它的純樸,甚至于它的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