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問題,這是每一位老師都要面對的問題。我也不例外,從教一年來,從剛開始的一本都不能少,到現在的能交多少是多少,實在是有苦難言。
課代表要逐一查作業,為此給每人的作業本標了序號,可是不久有人說作業本找不到了,序號也忘了,有人因為座位調換,隨意涂改序號,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后來干脆取消了這一做法。現在想想,當時考慮不周,可讓學生在課本上,作業上,卷子上統一編序號,且強調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不允許隨意變動和涂改。這樣或許有效。
當然,每個班總有那幾個刺頭,不交作業,你循循善誘,他點頭答應,信誓旦旦,可是下次照犯,就是不交,看你能拿我怎樣。于是,叫出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此循環往復,終不見效。對于這些刺頭,雖然沒有放棄,但至今沒有找到可以降服其的有效方法。
管大之作業大法,或許可以解我之惑。
一是組建作業競賽小組。逼那些不寫作業的人寫作業。在感情上刺激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處境,沒有小組愿意要他們,怕他們拖后腿。后激勵他們要爭氣,不要讓別人看扁了。這塊還要注意選出,愿意承擔起小組長職業的人。
二是號召小組長召開小組成員獲勝對策會。在實施第一周之后,小組長組織一次會議,宣布結果,并找出解決之道。當然還會有頑固不靈者,就需要特殊問題特殊對待,和其簽訂作業合同,一人一份,同時要加以鼓勵性語言,促進學生去執行。
三是要對作業格式提出要求。如管大就和同學一起學習“小學生作業規則要求”:1.同一個本子要用同一個顏色的筆書寫;2.左右各空一厘米;3.每個題目的序號寫在一厘米線里;4.字的大小為格子的2/3或3/4。并提出這是上面教育部的統一要求,防止學生埋怨老師太嚴。
四是允許失敗,好習慣的養成,總伴隨著一陣陣的痛;好習慣的養成,總伴隨著一次次的失敗與回落。適當的講些小故事比單純的說教有效。如林肯,迪尼斯,愛迪生等,都經歷過很多失敗,但他們持之以恒,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五是在這個過程中,關鍵在于不厭其煩地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參觀那些字寫的好的同學,并對照他們的學習成績,使學生認識到整潔的字和潦草的字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六雖是最后一個但也不容小覷,就是如何進行獎勵,我稱之為正強化。管大用邀請表現優異的同學去家里做客進行獎勵。我們也可以用組織幾期優秀小組和優秀成員利用周末一起外出來吸引學生。同時,留下照片,在班里播放,刺激其他學生不斷努力。
當然,其中還有許多小的細節,需要我們一一去完善,結合自己所教的科目特征,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不過,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管大作業法的關鍵在于細致,在于執行,在于契而不舍,在于不斷完善。其中,有幾項是需要老師思考和做的工作:
1、小組競賽組長與組員的確定。組長要負責,組員還應該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一些,有利于及時監督。
2、制定記分格(課堂作業,周末卷子,月考等)
3、作業日查日清本,作業券彈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