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身作則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以自己的行為做出榜樣。出自出處 《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家長,更應該明白,以身作則比你說一堆慷慨激昂的說辭更有效。
??? 2016年年初,我硬拉著我兒子上了一節街舞試聽課,其實他是死活不去的,但是我“苦口婆心”的勸了很久才答應去試試,試了之后他居然很喜歡,于是,我們就報名了。這個街舞課是安排在每周二18點30至19點30,上課的地方離我家有點遠,走路需要20分鐘,也就是說走20分鐘過去,跳完了再走20分鐘回來。等我8月份出差回來,他突然有一天跟我說,媽媽,我不想上街舞了。我問他,你為什么不想上街舞了呢?他想了想跟我說,太累了。我只能“溫柔”的給他講道理,媽媽知道你累,可是,我們學什么都要堅持,要不真的是什么都學不會了。你們知道他當時跟我說了什么么?他說,媽媽,你不也沒堅持么?你說練毛筆字的呢?
? 他說的練毛筆確有此事。我想起來,我在6月初出差之前,曾經有一個周六晚上,我拿出我的毛筆,寫了一大篇小楷書的臨摹,我記得當時他也拿著他爸爸的鋼筆字帖也臨摹來著。寫完那一次,我就出差了,出差2個月,我也就忘記了。也就一直沒再練過。
? 聽了兒子的話,我頓時深感慚愧。不管我是忘記了,還是自己沒堅持,我的確給他一個不好的印象,哼,媽媽自己不堅持,還老說我。于是,我跟他說,對不起,兒子,媽媽的確沒堅持下去,因為媽媽出差之前練了一次,出差兩個月就忘記了。那媽媽改,你不要學媽媽,以后媽媽和你一起堅持下去,好么?他才又高高興興每周去上街舞課了。
? 以身作則果然比任何說辭都有效。
? 那么,哪些事需要我們去以身作則呢?
1.堅持
? 其實,我真的是一個做什么都不能堅持的人。我記得小時候,我爸媽送我去學畫畫,學民族舞等等,幾乎都是我自己放棄不學了。導致現在我什么特長都沒有。怪誰?怪父母沒提供條件?當然怪自己沒堅持。哪怕到現在,有些事,我還是堅持不了,最俗氣的減肥,堅持一兩個月一般就放棄了。我想,我真的是給兒子樹立了一個壞形象。我總是讓他堅持上街舞課,上英語課,可是自己呢?
? 還好,我已經意識到了。
? 接下來,我會堅持自己需要堅持的東西,比如練小楷書,自學彩鉛畫,肚皮舞。以我自己,以身作則,讓兒子看到努力的媽媽,為自己更好而堅持的媽媽。
? 我相信,孩子從大人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自己聽到一堆啰啰嗦嗦的理論要有用的多。
? 另外,現在不是提倡尊重孩子,按孩子的興趣來發展么?但是,我覺得不能完全把這個權利交給孩子。比如,上街舞班,我會讓他去試試,喜歡就上,不喜歡就不上,哪怕是上英語外教課,我也是讓他試過問他意見才報名。但是,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不能因為一時不想去就去。家長需要正確引導他堅持。孩子畢竟太小,不知道需要堅持,只是覺得偶爾累了或懶了就不想去了。
2.閱讀
?? 我兒子并不愛看書,我找過原因,也為此教訓過他。但是,我發現我帶他去圖書館,他能一直看下去,我讓他看書的時候,我也拿了本書坐他旁邊,他也能安靜的看了下去。哦,其實,需要的是讀書的氛圍。家長累一天回到家,肯定想躺沙發上看看電視刷刷朋友圈,于是,孩子看到了只會看電視只會玩手機的爸爸媽媽。如果不是特別自律的孩子,自己也不愿意看書了。
??現在,我就強迫自己回到家盡量不碰手機,晚上睡覺之前留出30分鐘,拿著小桌子,擺上他的書和我的書,一起看。有時,我也會看看他的書,看看到底他為何喜歡讀。孩子需要閱讀,其實,大人也需要閱讀。
3.人格完善
??? 你的人格完善程度決定著你的發展高度。
? 王健林投資銀隆的只是因為信任董明珠。為何他如此信任董明珠?董明珠是富有的,這種富有不僅僅指她的有形資產,更是在于她通過多年的合作經歷所積攢起來的一份值得信任的良好形象。
? 人格完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我們作為家長就是從一點一滴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如果家長都可以做到,公眾場所不要大聲喧嘩,等地鐵時不要插隊,懂得謙讓,懂得感恩,懂得禮貌,凡事不抱怨......我想,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必然會有很好的發展。
兒子,愿你健康快樂,將來有更多的選擇以適應這個萬變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