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自救,圣者渡人。我寫作更多是自救。
(一)你有目標嗎?你大學為這個目標努力過嗎?
我曾以為我有目標,可清醒后發現是自欺欺人。我曾努力過,可是他的基礎是盲目的從眾心理在作怪。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和很多人一樣稀里糊涂的選的專業,然后稀里糊涂的來學校就讀了。當初專業是怎么選的?高考成績出來后的兩個星期之內填報支援。我當時很慌很慌,因為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而家里人在這件事上讓我自己做決定,如果到最后一天我還沒決定才幫我填報志愿。所以如果專業自己不喜歡,也不能怪誰,只能怪自己。
如果專業選擇職業選擇是一通電話一頓飯甚至一兩個星期就能決定的,那太兒戲了。
在那兩周里,我一直在忙著看專業的簡歷,忙著看學校的簡歷。然后就稀里糊涂的報了志愿。而這個選擇決定了我大學四年甚至可能是更長時間的人生走向,決定了我將要和什么東西打交道。
其實認真想,我和很多人一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還有機會重新再選一次,我很可能還會選這個。
(ps:嘮叨遠了,本來是要寫努力的那段路)
這兩個問題是上選修課的時候老師問我們的。當時聽到的時候,我好像被雷擊中了一樣,醍醐灌頂,想了很多很多事情。
腦海中冒出的是開頭的那兩句話,我曾經努力過,可醒來后發現那是自欺欺人。我對現在的這個專業不喜歡也不討厭,我曾經想過去喜歡這個專業,也參加過行業的競賽拿過獎。可是當我停下來自己一個人獨處思考的時候,回味自己竭盡全力的那些事的同時背后也會一涼,我就像一個無頭蒼蠅,所有的努力都不知為何。
(二)我的兩個愿望
無疑,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在專業方面是失敗的。但是這兩個問題我還有另外一個答案,我有目標,我也在為之努力。
一是變得更加睿智
有一次和家族的小輩們(小學)聊天,他們問:我的偶像是誰?鹿晗?易烊千璽?王俊凱?…我只是笑了笑說都不喜歡然后沒有說過了。因為我的偶像不是明星小鮮肉,而是一類人,像羅振宇羅胖,像薛兆豐、古典、李笑來、武志紅、顧子明……那樣有智慧有學識的人。
我想變得更加睿智,也為之付出努力。
在大學的這幾年,我翻閱過的課外書比專業書還多。我經常去的地是圖書館。
我報名參加了不少課程,別人買鞋買游戲道具我買課程買書。
我想變得更好,我想變得更有智慧。我想做一顆向日葵。
二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這不是空喊口號,我走出了第一步甚至第二步,我大學三年,自己一個人去旅行兩次,一次是韶關丹霞山看日出,一次是跨越大半個中國從廣州坐火車去北京。雖然有時平淡無奇,但卻是最真實樸素的回憶。這么精彩的世界,我不曾見過,多么可惜啊。我想這也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辭職信上的一句話火得一塌糊涂的原因,它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與此同時,我加入的007不出局寫作社群它的口號就是七天一篇文,一起寫七年,七年后一起去南極。世界那么大,有生之年,希望真的能去一次南極。同時我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真的堅持寫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