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嘮與啞巴

我一直在強調小時候我是一個話特別特別少的人,這一點都沒有錯,媽媽說我曾在她去發廊做頭發的時候一聲不吭的在發廊店里的椅子上待了一天。

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講話,開始學著去表達,大概是初中以后,或者是高中以后。

上班之后,便是冰火兩重天,要么就一直不講話,要么就停不下來。

當然這要取決于我們的關系。

如同時下流行的那部劇《來自星星的你》中阿千的的穿著便取決于自己見的是朋友還是一般朋友。

真正的好朋友們會說你個八卦,娛記!

但是一般的朋友,只會評價才女,書香門第。

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我以前總覺得第一映像不是那么的重要,后來越來越覺得第一面很重要非常重要,其實人與人之間見面的第一面就已經取決于你們日后的關系是怎樣的會如何發展。

最近看的書是張小嫻的《謝謝你離開我》。

她是我不是那么喜歡,也不是那么討厭的一位女作家。

我看她的書并不多,總是在閑來無事時才零零散散的看一些,看她將愛情剖析的如同一具平躺在解剖臺上的尸體。

每一個器官,每個細胞都會在她的筆下被分解,再分解,最后將一個個的細胞也不放過,被放置在培養皿中放在玻片上夾在顯微鏡底下透著那小小的鏡片一看究竟。

剛剛閱讀完的一篇文章是《不要相信一碗暖的糖水》,文中大致是說婚后丈夫在應酬過后很晚回家,給妻子打包的各種食物。

比較有意思的一段是這樣的“打包給老婆的食物,當然也有級數之分,如果是腐竹糖水、杏仁茶之類,他最好在半夜兩點前回家,如果是椰汁官燕,則可以再晚一點。天亮才回家的話,帶什么食物都沒用......”

還有一段讓我覺得有爭議的是“男人打包食物回家給老婆,還有一個作用,那碗糖水交到她手上,還是暖的,證明他吃完飯立刻趕回來,沒有去花天酒地。男人乖巧地跟老婆說‘還熱呢,快吃吧!’”

但是后來張小嫻遇到一個男性朋友說到他通常都是在酒樓打包了食物,然后去按摩,回家之前,在樓下便利店買點東西,順便把那碗已經涼了的糖水放進去微波爐里弄熱,然后施施然回家。

值得爭議的是,雖然這是一個男人的個例但是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這樣,謊言這樣的東西是確確實實的存在著的,但是總是要去猜想這個人是不是在騙我,會不會在哄我,這樣太累了,為何不去相信一下,必經去編織一個這樣的謊言也是需要動腦花心思的,肯為你動腦花心思也已經算是不錯了。

我們愛這個人就賦予了他傷害我的權力。

繞回之前的話題,比如時下很多人不相信所謂的朋友,兄弟,但是相信他們,相信我們之間的友誼不是更好么?

我們就是抱著滿滿的一顆心去對待他們,去相信,即使被背叛,被傷害,我們也應該是甘之若飴的。

但是,同樣的,之所以你能把對方作為這樣的朋友,或者是我們已經認定的愛人,那么他們一定是在你的世界里存在著的為數不多的人。

朋友,讓我們干了這杯友誼的酒!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隨意打賞,您的支持將使我繼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謝謝。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