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學妹發朋友圈,吐槽說:“六級明年再見!”才知道,又考過了一次四六級啊四六級了啊。想起不久前加的某個交流群里的小伙伴還在說要一起組群來分享四六級復習經驗來著,沒想到就考完試了,在這里祝大家都過吧!
這讓我想起了跟室友一起考六級的日子了,我們寢室四個在大一第一學期就一起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而后面的學期,就是我們一起考六級的日子了。因為每個人的考場都不一樣,我們在考試之前就會在教學樓門口選定一顆大樹,作為考完出來會面的地點。考完出來成功會師之后,除了互相吐槽自己選的那套題翻譯有多變態,我們還會拿起手機,打開微博,看大家的吐槽。
“吐槽四六級”應該是每次四六級考試之后微博必有的話題吧,那會如果我看到有人和自己一樣聽不懂念聽力的那個小姐姐在說些什么東西時,就會覺得心里平衡很多,然后再感嘆,原來不止我一個人聽不懂啊!是的,我就是這樣尋找自我安慰的……
這次我雖然不考四六級了,但我還是打開微博搜四六級看了一下大家的吐槽。這大概和我大一的時候密切關注高考是一樣的感覺吧,因為自己才經歷不久,所以想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想的。我想,或許再過一年,我對考四六級這件事就不會有這么多感觸了,它只是我曾經考過的兩場考試而已,時間啊,真是個好東西,它能讓人忘記一切……
果然,微博還真有關于四六級的吐槽。上午爬山下午投湖?!嗯……這次四六級的翻譯果然還是沒有讓我失望。因為當我看到黃山的時候我心里想是“yellow mountain”而不是“mountain huang”!下面看看網友們的吐槽:
有人說:“播放四級的聽力,聲音很清楚,但我還是聽不懂”(同學,祝你蒙的全對)
“淡水湖翻譯:lake without NaCl ”(同學,化學學得不錯……)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people people for me ,me too”
“纜車:fly car”
“洞庭(ting)湖居然有后鼻音!”
“有個同學,“叩頭”的翻譯是:let your head duang duang duang on the ground……”(看到這個,我真的笑了好久)
“三座大山壓死我們,三大湖泊淹死我們”
“mountain tai 就跟著一起來,沒有什么能阻擋未來……”
“佛系考試,隨緣隨緣“
不得不說,廣大同學們還是很有才華的!
還有下面這組圖,簡直是考過四六級同學的心聲……
有人說,要明年再戰,當然,也有人說,六級再見!想想我當年集齊了四張六級成績單,也是勇氣可嘉啊……
為什么會集齊四張六級成績單呢?因為我前面三次加四級都是裸考的!當時我自以為自己還和高中一樣,月考英語隨隨便便就能考個130分,所以,就不寫真題,不背單詞,不練習聽力,到了要報名六級時,想著:“自己上次肯定是運氣不好才沒考過,這次一定會過的!”,就又信心十足地找學委報名去了,而報名之后,卻沒有一絲的努力。。。所以三次六級考試的成績都是在400分上下!
本來到了最后一次,我也是和前面幾次一樣,打算就這樣考著算了,反正四級過了,六級過不過也不會影響我畢業!后面有一次偶然在圖書館碰到班級的一位同學,她在圖書館看書,我突然想起來,上個學期,班上好像就她一個人過了六級!
于是,那天我路過學校南門,就買了一本六級歷年真題,開始做題復習了。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一套真題,把聽力聽到能聽懂為止。那樣的話,一天也花不了多長的時間,也不會影響其它課程的學習。之后,我每天都堅持做題、練習聽力還有記單詞,堅持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就迎來了六級考試,考試時我發現那是我做題最暢快的一次,寫完居然還有五分鐘才交卷,以前我都是沒有做完題目的!
那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考六級,考了444分,全是低分飄過吧!不過,卻帶給我很多思考,不做準備的去做一件事,雖然會成功,但是幾率要比做了準備再去做要小很多,機會還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個道理,在任何時候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