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忍耐、戰勝挫折,積極進取方能追求卓越。
古語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古以來,善忍能忍的成功案列比比皆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賦《離騷》,左丘失明厥《國語》,孫子臏腳修《兵法》,不韋遷蜀傳《呂覽》,諸多圣賢發憤圖強,最后功成名就莫不如此。
人一輩子總得經歷過什么,才會從一個階段走向另一個階段。或許這個階段是快樂甜蜜的,也可能是既痛苦又快樂,但更可能是一味地痛苦。不過,只有痛徹心扉后,才會真正的懂得,才會改變自己的缺陷,才會學會珍惜,才會有所渴望!人生本來并不完美,正是這些坎坷、這些痛苦、這些無奈,才能讓人一步步完善人生。
曾聽說過一個關于“老鷹重生”的故事。據說,老鷹的壽命要么是40年,要么70年。我開始很詫異,為什么差距這么大?后來才知道,老鷹活到接近40歲的時候,鳥喙又彎又長,幾乎碰到自己的胸口;爪子長滿了厚厚的繭,幾乎連野兔都抓不起來;羽毛又沉又密,飛起來都很吃力。這時,老鷹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么頹廢等死,要么浴火重生。
為了獲得重生,有的老鷹會飛上懸崖峭壁躲避自己的天敵,儲備足夠的食物,然后在巖石上使勁把彎長的鳥喙砸碎,弄得滿口鮮血;等鳥喙長好了,它把深厚的爪繭拔掉,弄得鮮血淋漓;等爪子長好了,又把身上多余的羽毛拔掉,全身拔得像禿雞一樣。等羽毛長好了,一只重生的老鷹誕生了,它重新飛了起來并傲視藍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成長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當遇到一時之困擾千萬不要因此而意志消沉、悲觀失望,生活從來與安逸無緣,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就無法獲得過關的證書;沒有頑強奮斗的意志,就無法贏得成功的殊榮。人生在世,衣服沾有多少泥巴,你的收獲就會有多大;流的汗水有多少,你的成才路就能走多遠。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一輩子難免會經歷很多的坎,過去了就成功了,沒過去就成仁了。貧民窟出身的安徒生,能忍別人的排擠與欺負,保持樂觀與毅力,終成為一代文豪;但同樣聰明絕頂的周瑜,因不能忍讓略勝一籌的諸葛亮,最終只能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后含恨而去。
不觀千嬌百媚億萬花開,又何能洗凈塵世鉛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唯有經歷才能懂得,唯有痛過才能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