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問題:長大后你經歷哪些思維上的轉變?
我認真的想了想,真的太多了。隨著時間的長大,隨著接觸到越來越多的人。有人告訴我的,自己體會的,太多太多。在不斷前行的路上,有所得,有所感悟。
平常心,世界少了誰都會轉。
年紀小的時候總覺得世界都圍著自己轉,很多是“非我不可”。但慢慢意識到這個世界,真的是少了誰都會轉的,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當然工作更甚。
有些人在工作崗位上,看起來好像真的是少了自己不行,那么多的認,好像只有自己最合適。但事實是,就算你不在,你的工作還是會有別人接替;就算你在,你的工作也是隨時能被別人代替。轉變想法后一直提醒自己。
不要畏難。解決的問題足夠多,就能獲得更多。
過去我害怕所有的壓力和所有的未知,遇到問題一直是逃避心理。怕麻煩,極度鉆牛角尖。后來意識到,逃避沒有任何作用,所有要完成的事情一樣都不會少。成長中逃避的,長大后社會就丟給你了。
《火星救援》最后一段臺詞:太空不會遷就你,你要做的是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下一個問題,當你解決的問題足夠多,你就可以回家了。
我也這樣告訴自己,當一切變得糟糕,就沒有更糟糕。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哭沒有用,挽留也沒有用。你得自己想辦法,想辦法解決生活中出現的那些問題。工作上、感情上、生活上,如果你不想辦法解決,一切會變得更糟糕。
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解決的問題足夠多,就可以開始新的生活了。
只為向自己開口的人提供幫助
人們只會記得和感謝在自己開口后幫助自己的人,真的。雖然有時候你看到對方沒有向你求助,你還是去幫助了他,但結束后對方并不一定會很感激你。
無論你看著對方有多困難,走的方向有多不對,只要對方沒有開口向你求助或者問你,都不要去提醒,忍住“好為人師”的想法??赡苣憧吹剿e的離譜,但每個人關乎到自己都會思考很多,都是自己目前能選擇的“最優解”。以前總覺得要提醒別人應該如何如何,才發現錯的離譜的是自己。
先取悅自己,才會感染到周圍的人。
懂得和自己相處的人才會和別人相處。你的自我世界越豐富,就會有更多的人愿意接觸你。如果你不讓自己開心一點,那么沒有人會覺得和你在一起很開心。如果總希望別人能體會你的情緒,那你就總是那個角落里不開心的人。
有時候會將這二者顛倒,一味地去取悅他人,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而這樣的結果是,沒有人會在乎你的感受。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既不能將喜好和希望放在別人身上,也不能期望有人能夠真正懂得自己。做一個快樂的人,去感染周圍的人。
愿世界如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