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內容來自@易仁永澄老師的“解決問題有這一個套路就夠了”課程,課程地址:http://blog.hiddenwangcc.com/lesson
1. 您之前遇到的情緒問題是什么?有沒有什么方法將情緒可以轉化成自己的經驗?如果您有方法的話,那具體是什么?
我之前經常遇到的情緒問題就是緊張。成功處理緊張情緒的方法就是:與小我對話,接納情緒,發現更深層的原因!舉個例子:我考科二考到第三次,當看到我的名字出現在電子屏上,下一撥就要開考時,我緊張到了極點!這時我背對人群,閉上眼睛深呼吸,看到了我內心的那個小孩一直往墻角退群,說著:“我不敢我不敢”,于是我走過去擁抱那個小孩,問她害怕什么,她說害怕不通過,我告訴她允許她不通過!就在我接納的那一刻,我的心不再狂跳,鎮定地走向考場,通過了考試!事后自己再反思的時候,發現總是認為自己做不好,其實那個“好”,是自己訂的一個高標準,是自己對自己太苛刻了!
今天把這個案例再寫出來的事后,居然又有了新發現:我一直以為的不自信,其實是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好,而采取的一種逃避手段。如果用TMBRT模型來分析一下這種行為就是:當我面臨一些愿意去做的事情(當眾講話,和領導打交道等等),這就是我的觸發器(T),我想逃避(動機M),我采取的行為(B)是告訴我自己我做不好,我能力不夠,然后獲得的獎勵(R)就是可以不做這件事!經過強化后觸發器的靈敏度(T)越來越高!
2. 今天聽課中給您觸動最大的點有幾個?
(1)信念很重要。課程一開始,老大就提出了信念很重要,課程從始至終也貫穿了各種信念:情緒是解決問題的鑰匙,甜面包熱湯,排毒潤膚霜,白兔愛肥鵝…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不合理信念,比如說我能力不夠,我不擅長與人打交道,我不會特別有錢等等,這些都是自動化程序,遇到某種按鈕自動運行,影響我做很多事!任何改變從信念開始。怎樣去除我的不合理信念呢?先試試if...then...!
(2)情緒的來源之一是價值觀沖突。聽到這里,我馬上想到了育兒方面的問題,例如:當我發現老人帶孩子看電視,我很生氣,這時候的情緒就來源于價值觀沖突。我認為孩子小不應該看電視,站在老人的角度分析,他們認為無所謂,當我也一樣老人和我一樣不帶孩子看電視,老人做不到時,我就會生氣。我不期望老人完全和我一樣,但要有選擇有時間限制,因此我采取的措施是:一、我帶盡量帶孩子,給老人創造看電視的時間和空間,滿足老人想看電視的需求;二、如果老人要帶孩子看電視,可以看科教紀錄片和動畫片,時間五分鐘為宜,最多不過十分鐘。
3. 您獲得了哪些全新的知識?
(1)情緒的兩個來源:價值觀沖突和未完成的情緒體驗。未完成的情緒體驗的解決辦法是傾聽小我,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陪伴小我成長!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未完成的情緒積累,否則會變成自己身上的按鈕。
(2)解決問題的PKS模型。先對問題進行界定(P),通過機構化提問的方式:這是一個什么類型的問題?然后再探索問題的本質(K),通過不斷向上提問,使之拉升成為概念;最后消除解決方案(S),記住一定解決主要矛盾。
4. 今天聽到的內容可能對自己學習工作生活產生哪些積極的影響?
(1)有意識地運用if...then..模型減少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2)注意不積累未完成的情緒。
5. 您接下來決定要做哪些事情?
再重新聽一遍課程內容,將流程圖中處理問題處的內容補充完整,重新整理筆記;用if...then編程。
6. 請拍攝您今天的筆記,至少兩張圖片發布在作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