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宰相的儒生不是好文人。這是古代士子奉行的準則。說白了,就是想通過學習考試改變自己家的命運,跟現在的鳳凰男差不多。不過,他們比鳳凰男的涅槃之路更長,幾代人才能經營出一個衣冠官宦世家,比如那個大名鼎鼎的激進分子王安石。
就是那個新黨王安石啊,就是那個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啊。鳳凰二代做到一朝宰相,真是光耀門楣啊。可是啊,名門望族的臨川王氏因家族遺傳的激進神經質短短三代后不知所蹤。
這要從農民老王說起。老王單名一個明字,很普通是不是,幾千年來不知有幾千萬個王明。可人家有追謚啊“太師、尚書令”,沾了衣錦回鄉的兒子、孫子們的光了。王明的二兒子王觀之考上公務員了!雖說只是市級基層小科員,好歹有吃皇糧的人了。據說基層公務員王觀之同志很愛搞政績,慫恿縣長修了好幾條路。后來,他侄子王益也考上公務員了,到一個縣里的財政局當了小會計。很能干,剛上任就查處了好幾個偷稅漏稅的企業,一下子提升為財政局副局長,他洋洋得意,又開始對幾個背景復雜的大企業下手。縣長一看,這還了得,動了我的奶酪。一下子把他下放貧困鄉掛職鍛煉。沒想到王益真以為領導想歷練他,雷厲風行地班期鄉鎮企業,帶領全鄉人民脫貧致富。后來嗎,百姓還為他修了歌功頌德的石碑。這下可惹怒了縣長,想著法地整他。
唉,一個人的性格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一個家族的性格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非常巧,王益的兒子們,王安石、王安國、王安禮,都繼承了這種性格。直接掀起了北宋末年全國大撕逼和家族撕逼大賽的序幕。王家男子個個學霸、考霸,基本都考中進士,做了或大或小的官。尤其是王安石,以“兩朝宰相”、“熙寧變法”、“荊公體詩”、“唐宋八大家”等為后人熟知。不過,王家最有意思的遺傳下來的家族激進傳統。
機緣巧合,王安石與宋神宗一見如故。一個年輕人與一個五十歲的老頭子有著相同的看法:這個天下太亂了!這里要改!那里也要改!財政一塌糊涂!我們搞起來!建設一個富強的新宋朝!于是,王安石當了宰相,開始了著名的熙寧變法。官員都要站隊嘛,高層新人王安石群眾基礎薄弱,沒人愿跟他。他只好從基層挑選干將,只一個要求:愿意跟他。那些小公務員們眼珠滴溜溜一轉,跟著高官有肉吃,實在不行也沒什么實質影響。王安石就這么集合了一批魚龍混雜之徒。秉著人多好干事的原則,他把多年積累的點子全用上了。怎么種糧食、怎么澆水、收成怎么分、怎么交稅、交多少稅、不交怎么處罰、處罰的輕重如何等等等等,一股腦全塞給了神州的百姓。快,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實行新法,趕快把老百姓從苦難中救出來!反正手下的人都在基層,有他們監督,不久就能看到豐衣足食的太平天下了。
家里炸開鍋了。王安國和王安禮都非常反對哥哥用人的標準和改革的方法。王安國甚至跑到祠堂里哭嚎著:“祖宗們啊,王家要完了,王家要完了啊!”王安禮表面不動聲色,甚至跟哥哥那些烏合之眾保持禮節性來往,卻私下全力營救因烏臺詩案蒙冤的蘇軾等人,與哥哥反目成仇,甚至到了兩人騎著毛驢逛街對面不相識的地步。激進分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得不到別人支持時更執拗、更固執。王安石聽不進弟弟們一點點勸告,抱著必勝的決心推行他的變法。若是受阻,真的是遇人殺人,遇佛殺佛。得罪了不少人。
老臣們看不下去了,請出星宿官,神神叨叨地念著哪里哪里出了天災,惹得天神不高興了。宋神宗很迷信,再加上年輕,沒經驗,被別人一勸,罷了王安石的宰相,讓他回家做了個小官。但是,人家樹倒根不倒啊,他把自己最信任的呂惠卿、韓絳安插在朝廷中。可是啊,王安石不是識千里馬的伯樂,呂惠卿真真小人。他先是極力排擠韓絳,又在宋神宗面前說王安石壞話,還想治王安國的罪,以此連累王安石。這時候,王安石人格扭曲的兒子王雱登場了。王雱一眼識破了他的詭計,在父親二次拜相的時候提醒父親,將呂惠卿貶官。
孰料,惹惱了小人,他把當年王安石的激進言論公之于眾,王安石二次罷相。這次,真的是孤立無援了,連信任的姻親吳氏、曾氏、沈氏都對變法產生了疑慮。變法注定失敗,這也為臨川王氏的衰落埋下了禍根。
要說,姻親里還是又支持王安石的,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始終對他忠心耿耿。可是啊,他是蔡京的哥哥,為除異己,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曾以反對新法為名,將309名官員打為“元祐黨人”,立黨人碑、禁錮他們的子孫,諸城北宋史上最大的獄案。京城流傳著“二蔡一悖,必抄家門;籍沒家財,禁錮子孫。”《宋史》:“卞、京表里相濟,天下知其惡。”蔡氏家族對北宋滅亡有直接的歷史罪責。王安石變法與蔡氏家族有脫不開的干系。
剛才說到王安石的兒子王雱性格扭曲。他繼承了家族男性的激進性格,非常狂妄,恃才傲物。曾揚言要殺死宰相富弼(晏家代表,晏殊的女婿)。他經常無端猜忌,懷疑自己的老婆偷人,兒子不是親生的。親手害死兒子,逼著老婆改嫁。據說,他有某種難言的生理問題。可能也是家族激進遺傳的變異。
與王氏家族有關的最后一件大事,是王安石的外孫吳侔謀反。“南山新長鳳凰雛,眉目分明畫不如”的俊俏少年在吳儲和張懷素的鼓動下密謀“關中立國”,直接導致了宋末政治史的大事變,而此案所涉及的吳氏、蔡氏都是王家姻親,一些涉及人員比如呂惠卿、蔡京還是當年變法的干將。臨川王氏,傷及內外,數世英明毀于一旦。
這種驚悸,成了家族心理的巨大障礙。臨川王氏,突無余音,幾成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