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時刻
你看著身邊的那個人
會不會想:為什么遇到的會是你?
于是,我也在想,白百何,一定在某個時刻,看著陳羽凡的臉,也會想著:為什么陪伴我人生的會是這個人?
一、當出軌變成一種常態
說實話,看到白百何出軌的消息鋪天蓋地,我卻變得異常冷靜。
熒幕上的清純可愛,那始終都是一種表面,一個故事對形象的塑造。
從成龍在大眾面前承認:我只是犯了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到我喜歡的文章對著大眾說:我錯了。
出軌似乎早已變成了一種常態,我們習慣著他們的存在,卻也依舊一如既往的好奇。
但習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可怕到林丹在酒店的窗戶都還沒拉上就急著和身材火辣的美女親熱;可怕到白百何在大庭廣眾之下與小男友親熱,上演著一幕幕“摸臀殺”。
當出軌變成一種常態,是不是也意味著,對感情的隨便。
以至于你可以不在乎曾經深愛的人的感受,懷里卻抱著另一個女人或躺在另一個男人的身邊。
比起對出軌的驚訝和咋呼,更可怕的答案是:這很正常啊!正常的需求啊!
什么時候,我們變成了情感的玩弄家;什么時候,生活的柴米油鹽比起荷爾蒙,不再那么重要?
二、當不安分越來越多
記得當時看《失戀33天》的時候,我重復的看了幾遍。讓我感動的不是白百何的長相或演技,而是在戲里她對王小賤感情的單一,在平淡的生活里掠獲一絲絲小幸福的滿足。
但現實是:無論是男人或女人,都會有對欲望的追求。
而女人對欲望的追求,有時候,比男人還要固執,執行力更加強有力。
我想起了前段時間一天看完的《東京女子圖鑒》。
主人公綾花了20年的時間,從青春到中年,不斷地從男人身上追求物質的提升,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為了赴男友的約,她可以忍著痛用原本不夠生活開銷的資金去買一條昂貴的禮服。
打扮得漂亮高貴,等到的卻是被有錢的男友放了鴿子和他從此以后消失的結果。
當一個人到達一定的程度上,不安分的情愫也越來越多。
她不斷地比較,不斷地努力往上爬,她狠心拋棄過真正愛她的男人,也嘗盡了被男人始亂終棄的滋味。
她的不安分,終究換來的是想要幸福卻變得很難。
我相信,在家帶孩子的那段時間,白百何一定也曾想過要好好經營這份幸福的。
只是后來陳羽凡變成了過氣的歌手,而她的事業卻如日中天,只是后來誘惑越來越多...
也只是擁有幸福的人,從來都會認為自己不夠幸福。
三、當陪伴的人不再滿足
評論里有句話是這么說的:陳羽凡這么丑,所以白百何出軌理所應當。
換句話說,就是因為你丑,所以活該你配不上愛情。
選擇一個人作為一生的伴侶,是需要勇氣的。
這是人生最大的賭注,因為你把最珍貴的未來幾十年都交給了那個人。
即使陳羽凡很丑,兩個人走到一起也總有感動、陪伴、淚水和歡笑。
一開始也許是愛的,所以白百何愿意為陳羽凡生孩子,只是在后來的生活里,陳羽凡對于白百何來說,已經不再滿足了。
人都是貪婪的,想要擁有長久地陪伴也渴望著短暫的激情。
當陪伴的人不再能滿足情感需求,面對四面八方而來的誘惑,抵抗力也就變成零了吧。
小男友對白百何的愛撫和親昵,給予白百何這樣年齡段的女人極大的安慰和滿足。
也是,哪個女人不想在男人眼里永遠是個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