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允許自己在開始的時候做得不好

你要允許自己在開始的時候做得不好。

像很多人一樣,我最初不太喜歡嘗試新的東西,不是因為新的東西沒趣,或者是很難,而是因為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在他人面前出丑的囧樣以及那種難受的感覺。或者自己有時候做了嘗試,卻和想象中的相差甚遠,與所謂“好”的標準相差太多,然后會覺得自己不行,看不到希望所以就放棄了。說白了是自己的羞恥感和愛面子在作祟。

但是我發現某些人卻似乎天生勇敢,喜歡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更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還記得初次見到他嘗試時的囧樣和丑態,但是他似乎完全不在乎,自娛自樂的在探索,不斷重復。一個月后再次見到他,當他又說自己要表演的時候,一開始我都甚至為他感覺到不好意思,為什么這么爛的技藝卻還敢表演。然而,當他開始真正表演的時候,我驚呆了,這完全不是第一次的水平啊,簡直達到了專業的程度!

我問他:“你怎么做到的?”

“你要允許自己在開始的時候做得不好”

我大學的時候才真正開始學打籃球。最初的時候看到同學朋友在場上個個嫻熟的運球和投籃我總是心存遲疑,覺得如果我這種初學者上場肯定會丟人,所以每次都是當觀眾。有一次他們缺人了沒辦法,就把我硬生生的拉扯上去充當了隊員。我笨拙的接到球后又傳了出去。

我為什么不允許自己開始的時候做得不好呢?

于是,我接受了自己打的很爛的這個事實,卻驚奇的發現我還是非常熱愛和享受打籃球的過程的。于是在課余時間我拼命的練習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術,慢慢的我也能在球場上任意馳騁,更加享受籃球帶來的樂趣了。

我仍然清晰的記得自己讀研時第一次寫英文論文的情況。在準備階段,相應的實驗已經做完,也讀了很多相關文獻,但是就是沒有動筆。每次別人問起來都回答說自己還沒有開始寫。真實情況是自己很心虛,怕寫不好,不敢動筆,也動不了筆。這樣一拖幾個月就過去了。我想再這樣下去就玩了,沒辦法,寫得差就差吧,至少我可以寫出來。接受了這個事實,我心態也平和了。開始動筆后,每天寫一點,沒想到一個多星期就完成了初稿。雖然我知道寫的不好,但是我完成了,并且通過后面的修改文章順利得到了發表。

對啊,我為什么不允許自己開始的時候做得不好呢?畢竟人都是可以慢慢進步的。

此后我再也不懼怕科研論文寫作,甚至喜歡了。

深刻記得在研究生期間自己抑郁癥八個多月后,整個人的理解和閱讀水平已經降到了極致,可以說是連小學生都不如。聽別人說句很簡單的話,我需要理解半分鐘后才能反應過來;看中文書,一句話我要反復讀幾遍,然后一個詞一個詞的理解,然后在串在一起我才能慢慢理解;更別提英文文獻了,正常時候自己算是不錯的英語水平在那個時候卻很多單詞都不認識了,理解一句英文句子更是難上加難。

但是那時候內心我還是有一個聲音告訴我說即使我現在真的成了嬰兒狀態,我慢慢學還是可以進步的。我接受了這種狀態,不急不躁,一個詞一個詞的理解。開始一整天就能讀一兩頁,慢慢的我可以讀兩三頁了,然后三四頁,十多頁。從來沒想到的是兩個月后我竟然恢復了正常的閱讀水平,慢慢找到了感覺,然后在再接下來的三個月,自己竟然讀了40多本心理學、邏輯思維、專業課等相關的書籍,甚至精讀了100多篇的英文文獻。這個閱讀量可以說比我整個大學四年本科加起來還多。我更能體會到這段學習和心路歷程給自己心里、思維和學習能力帶來的質的變化,可以說扭轉了我整個人生。

雖然說這是我的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但是至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的說明,當你能平靜的接受自己在一開始做得不好的事實,人的成長是可以呈指數上升的。

另外自己還額外收獲的另外一個道理:不管有多糟,堅持下去,總會出現轉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