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鄭楓,1980年生,現實中的自由撰稿人、理想中的達摩流浪者、幻境中的外星夢旅人。曾出版過隨筆集《天使愛巴黎》,編輯過音樂書籍《穿過骨頭撫摸你》、《斷弦的耳朵》等等。現主編微信公眾號“夢旅行”和“混童話”。
悠閱有幸采訪到鄭楓,和她探討了寫作、生活與夢想,我們來看看鄭楓怎么看待這些問題。
悠:大學畢業后游學法國兩年,走遍大半個歐羅巴,對自己有怎樣的影響?
鄭:這兩年里的很多旅行都是我獨自一人完成的,即見識了一個大世界,又練習了孤身走我路的能力和勇氣,那會總用一句詩“學習花朵,輕快前進”和一句話“萬事萬物都是好端端的”來勉勵自己,從此,(大概)任何孤獨都可以承受。
悠:是什么促使你做出辭職的決定?
鄭:我十年的工作生涯里,經歷過三次辭職。每次的原因無非都是自己想尋求生活上的改變,追求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僅此而已。這輩子估計也不再會有辭職的機會……
悠:怎么想著要做公眾號的?
鄭:做私人公眾號“夢旅行”是想要有自己的一個精神小世界,但在某種程度上說,它就像是罩了一層玻璃殼,所以,它既是私密的,又是對外的。和朋友合作的公眾號“混童話”純屬自己的個人喜好,想要挖掘并推廣一種嶄新的新童話,并打造中國原創童話的新平臺。
悠:自認為是個愛幻想的人么?
鄭:生活全靠幻想,不幻想會死。
悠:年輕時的夢想與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是否產生沖突?
鄭: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確實發生很大變化,雖然失去了部分自由,但卻在他的“引領”之下,走上了另一條精神大道,這很好,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可調和的沖突。孩子是我生活里的另一道光,因此我也更加努力的去尋找更多的明亮。
悠:希望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童年,以及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鄭:希望給他一個豐富的童年,包含酸甜苦辣。希望他能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而非我想……
悠:即將出版母子共同創作的異想派《夢旅行念頭集》,能否透露更多內容?
鄭:這是一套兩冊的圖文書,是一種新童話的嘗試,它有別于傳統童話,有著自己的特質和風格,說的是世間各種被忽略的古怪的小秘密。書中內容很多都是我們母子共同創作的,比如,他說幾句話,我就衍生擴展成一個小故事,或者,他畫了一幅畫,跟我講述其中的含義,我也寫成一個小故事,也有的,是他直接跟我講述一個故事,我把它記錄編寫而成。書的一部分內容,是在真實的旅行過程中誕生的,所以,雖然它并非直接描述旅行,但卻和旅行相關,是旅行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和想象,所以,這套書是一場發生在大腦中的、名副其實的夢旅行,是真實旅行的精神衍生品。
悠:寫作與運營公眾號為主業能夠給你帶來我們悠閱所提倡的品質生活嗎?
鄭:寫作包含的范圍很大,目前來說,我的所有收入來源確實都是來自于碼字,各種字,雖然沒法保證生活品質非常高,但基本上能滿足我做一個“貧窮而快樂的吉普賽”的要求。
悠:一年里會有多少時間在旅游?
鄭:我喜歡稱旅游為旅行,我們剛剛結束為其一年半的旅行旅居生活。以后,在孩子每個寒暑假里,肯定也都會旅行。我想,有一類人,他們獲得并積攢能量的方式,便是不斷的行走,不斷的出離,某種程度上,我正是這類人,所以,旅行不能停,也不會停……
悠:鄭楓的生活令人羨慕,你對掙扎在夢想與現實間的年輕人有什么建議?
鄭:我沒覺得我的生活令人羨慕,畢竟,有得有失,我只是在充分考慮清楚了生活中的一切,并且給自己留下了一定的后路之后,才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應該說,我是特別靠譜的做著常人眼中認為“不靠譜”的事情。所以,我能給的建議就是“清楚自己,充分考慮,備好后路,然后行動!”但人生無常,千萬別考慮太長遠的事情,而充分考慮的程度大概百分之七八十足矣,很多人很多事,當考慮到百分之百時,就已經沒動力和激情去做了。所以,差不多了,就行動吧。另外,掙扎是必經之路,我也掙扎過很久……
最后感謝鄭楓接受悠閱專訪,也祝福這位理想中的達摩流浪者、幻境中的外星夢旅人永遠勇氣十足、激情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