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 2017.09.24 ? ? ? 關鍵詞:新手、萃取、笨功夫。
以前總認為很多牛人是自帶光環的,是出生時候就就含著金鑰匙的,也許平凡如我輩是注定無法追趕的。至到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中央電視臺在我居住城市旁邊的一個小鎮上拍攝紀錄片,一天因為工作關系在一起相遇,經過了幾句寒暄,跟劇組的幾個年輕人認識了,看著他們每天不辭辛苦的徒步上山采拍鏡頭,我大大為不解地問道:“你們中央臺那么牛的收視率,何必這么辛苦親自上山拍攝鏡頭,找幾個場地拍了,回家后期合成不就行了?”
他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拍好一部影片的前提,是你真的去下了聰明人的笨功夫,只有這樣,后期你才有東西值得提煉。
在我看來,作為一個寫作者:
第一步就應該學會去下足了聰明人的苦功夫,第二步是遷移寫作能力。
如果連這兩步都不想認真去做的話,那就注定只是個新手,那請直接閱讀本文彩蛋部分,其余部分不適合此類讀者。
01 ?能力萃取
很多人開始寫作不知道該怎么入手,那先看著大牛們的文章。
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大牛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成功進行了提煉,這就是能力萃取。
能力萃取的概念—用一種溶劑來分離混合物的方式,就像中藥一樣,先把不同的藥物放到一起,做成藥湯,再進行提煉,最后形成精華。
想想你的生命里有沒有一件最最讓你自豪的事情,把它完整地寫下來,寫成一個故事,然后進行提煉,總結成一句話,這就是能力萃取。
02 ? ?不明覺厲的名字
前一段時間,王老吉和加多寶為了爭奪“王老吉”這三個字的商標而不惜耗日持久地對簿公堂,這就說明,有時候名字這個事情還真是馬虎不得。
能力萃取完了,你得給它起個響亮的名字,之所以說是響亮,是因為你得在三秒鐘內抓住讀者的眼球。
而且,這個名字還得不明覺厲。
“雖不明,但覺厲”,即“不明覺厲”,網絡用語,意為“雖然不明白(對方)在說什么、做什么,但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用于表達菜鳥對專業型技術型高手的崇拜。
03 遷移or忽悠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寫好一篇文章,那是因為沒有很好地進行能力遷移。
舉例說明,馬云基本不懂互聯網技術,但他是一家上市互聯網運營公司的老總,這個矛盾么?不矛盾,因為他具備了高超的團隊管理和協作運營能力,這個能力在任何公司都是可以遷移的。
同樣,有人認為自己的生活無法萃取,但其實簡書那么大,只要你認真把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回憶出來,萃取出來,寫清楚說明白,總有一類人是跟你一樣的。
簡書那么大,你并不孤獨。
但需要注意的是,遷移的孿生兄弟——忽悠。
這兩兄弟極為相似,一不小心就會誤入歧途。
你看大牛寫一篇《這本書你不可不讀》閱讀量過萬。我也寫一篇,名字一模一樣,閱讀量連100都沖不過去。
為什么?因為大牛在前期的積累和提煉過程中已經下了足夠的“聰明人的笨功夫”,有的在實體雜志擔任多年的編輯,有的在其他寫作平臺上早已封神。
而我還只是一枚小白,思考和觀察能力有效。
同樣寫一篇文章,是否能夠直接戳中觀眾的痛點,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他們把前期苦功夫練就的能力遷移了過來,這是遷移。
而我沒有前期苦練的積累,只是把標題照搬了過來,這是忽悠。
比如,天龍八部里的王語嫣通曉幾百種武功心法,但是本身卻連一個小混混也打不過。這就是忽悠。
而射雕英雄傳里的郭靖前期只會幾招降龍十八掌,但他憑著扎實的武功基礎,一直就打這幾招,也讓幾個老怪奈何不得。這是遷移。
所以,想要靠起個標題吸引眼球,或是想要靠追個熱點就成為大牛的朋友可以止步了,因為那個叫做“標題黨”。
@邏輯思維里這樣描述自己:有種、有趣、有料。我的理解里,應該是有料、有趣、有種。
因為有料是基礎,其次才能有趣,最后才能成為了獨立思考的人—有種。
總結一下,今天說的是生活經驗跟寫作的關系,下笨功夫積累=有料,學會起個不明覺厲的標題=有趣,這兩種功夫都練成了,才能“有種”。
請各位反思一下,你在哪個階段呢?有料?有趣?或是有種,歡迎給我留言交流。
04 ?彩蛋
人在職場,那就談談職場上的事,這是得到-古典專欄提供的10項可遷移技巧和2015年美國雇主最看重的10項能力,拿走不謝。
·無戒寫作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