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屬于自己的歡樂頌

豐子愷先生曾說人生可以看做三層樓。一層是物質生活,二層是精神生活,三層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先生還說,如有人上不去第三層,至少要爬到二層半看看。

這是多么令人羨慕的人生境界啊。我等凡夫俗子,每日忙碌奔波,對這樣的人生境界只能羨慕而已,我們所渴望的不過是過上一種所謂成功的生活。

這是一個人人渴望成功的時代。那么什么是成功呢?怎樣才能成功呢?一提起成功,人們通常會想到坐擁天下財富的幸福。但是,房龍在《圣經的故事》中寫道,“通常人的幸福感和他們的財富成反比。當他們變得富裕,財富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他們對簡單的快樂失去興趣,沒了那些樂趣,人生從搖籃到墳墓之間的過程,便成了漫長無盡的無聊。羅馬帝國是這個歷史原理的最佳例證。對于曾站在世界之巔的羅馬人而言。存在是一種負擔。吃太多,喝太多,享樂太多,以至于很難從簡單的正常的人類生活中獲得滿足。希臘的諸神幫不了他們。真理的傳播者幫不了他們。沒有出路,只有絕望。于是,耶穌誕生了。”顯然,財富并不等于成功。

幸運的是,在美國作家丹尼斯·韋特利所著的《成功心理學》,我不僅找到了期待許久的對“成功”的解釋,還找到了非常實用的成功的方法。這本書并不是一本勵志雞湯書,而是一本以成功為主題的心理學教材,出版至今已再版5次,長銷不衰。全書采用了獨特的視角,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剖析“成功”,讓成功不再遙不可及,而是一件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本書論述時邏輯清晰,全書共分九章,為總分結構。第一章“心理學與成功”總述成功的幾個要素,后面幾章分別論述一個要素。分述的每一章,都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邏輯來論述,這不僅給讀者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你完全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一本工作手冊來用。

不同于市場上一般的心理學書籍,整本書都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詞匯,也沒有那些讓人不知所云的復雜的心理學實驗,全書語言都翻譯得通俗易懂,書中還有大量的練習、圖表,讓你讀得輕松有趣。整本書讀下來,更像是在丹尼斯的引導下,進行了一次新奇的成功探險之旅,在旅途的終點你可以開心地唱響屬于自己的歡樂頌。因為他帶領著你批判性地思考成功,重新審視自己的夢想、價值觀、興趣、技能、人際關系等,發現真正屬于自己的成功。

【什么是成功?】

成功意味著一生的個人成就。個人成就來自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創造的一種有意義的感覺。這種成功并不是由其他任何人所賦予的,它需要你冒險、克服挑戰,并讓你的最佳資源,即你自己,發揮最大潛能。成功是一個歷程,而不是終點。它應當包括內省、思考你所重視的事物,并探索對你而言最有意義的人生道路。

【成功的要素是哪些?】

一、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包括指出并評價你的個人價值觀、個人品質、技能和興趣。

二、自我引導:自我引導是制定明確的目標并向其努力的能力。

三、自尊:自尊,即對自己作為一個有價值的、獨特個體的尊重。

四、積極思考:成功人士會學著運用積極思考來推動自己向目標前進。

五、自律:不管計劃如何完美,你都需要自律,以便將你的計劃付諸行動。

六、自我激勵:成功人士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并能夠保持自身向前進,不顧自己的恐懼。

七、積極關系:沒有他人的幫助、建議和情感支持,誰都別想取得成功。

個人認為,相較于書中所論述的“是什么”和“為什么”,書中真正的精華在于“怎么辦”。在此分享幾個我覺得比較接地氣的“怎么辦”,這一個個“怎么辦”給我這樣的普通人指出了想要唱響自己的歡樂頌的方法。

【怎么產生快樂?】

許多心理學家相信,每個個體都有一個快樂“設置值”,即他或她通常保持的一般快樂水平。這表明一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快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想要變得更快樂是不可能的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創造快樂的良機,來提高自身的快樂水平。比如:

——在你的人生中創造一種有目的的感覺;

——建立與他人更深層的聯系;

——改善技能、學習并富有生產力;

——玩游戲并盡情享受;

——享受你周圍美好的事物;

——努力變得更像你欽佩的人。

【哪個職業適合你?】

事實上,工作能夠、也應當是你感興趣的事情,應該讓你的性格、技能和興趣來指導你的職業選擇。那么,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適合你呢?一個方法就是觀察你的個性、技能和興趣有哪些共同點。根據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的研究,人的工作個性可歸納為六個基本類型。選擇與自己主導類型相符的職業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會更有熱情。這六種類型是:

——現實型;

——調查型;

——藝術型;

——社交型;

——事業型;

——常規型。

書中提供了霍蘭德職業測試的練習,做完整整兩頁的練習之后,再對照一下測試結果,就對自己屬于哪種職業性格,適合從事哪種職業非常清晰了。

【如何培養積極的習慣?】

眾所周知,積極樂觀在生活中有N多好處,無奈有些人似乎天生的悲觀消極,打死也不是樂觀的人。好消息是無論你現在的想法有多消極,你都能夠成為一名積極的思考者。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心理學家發現,人們通過有意識地選擇積極思考,能夠有效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能培養使他們積極思考的思維和行為習慣。以下是六個重要的思考和行為習慣:

——尋找美好;

——選擇你的詞語;

——和積極人士在一起;

——接受而不是批評;

——限制抱怨;

——不必擔憂。

書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小技巧,比如,如何提高自我期望值,如何克服對失敗的恐懼,如何克服對成功的恐懼等等。這些都是很實用的方法,看了就能用,不會讓人覺得方法太過高大上,只能束之高閣。這些方法,就像是啟動宇宙洪荒之力N方神器一樣,給了我邁向成功的信心。我這只丑小鴨,終于也敢做一下變成白天鵝的夢了。

值得一提的是,泰勒?本-沙哈爾對幸福的解讀,與丹尼斯在本書中對成功的解讀有異曲同工之處。泰勒?本-沙哈爾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公開課的講師,他指出,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激發出自己的潛力,從事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體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幸福即在眼前。幸福的終極目標不是名利財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價值,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并努力發掘出自己的潛力,全然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丹尼斯帶領著我一路從重新定義成功出發,探索了成功的多樣性,使我更好地認識了自己,明確了我所擅長的技能,探求出我真正的興趣所在。面對未來,我心中的圖畫不再遙遠模糊,而是變得清晰起來,我有信心,我可以堅定地在屬于我自己獨特的成功之路上一路披荊斬棘,大步高歌向前,唱響屬于自己的歡樂頌。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功。只要找到自己,并在此基礎上良好地管理自己,這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就可以唱響屬于自己的歡樂頌。此刻,你是不是也充滿好奇,想要跟隨著丹尼斯一起,踏上探索屬于自己的那獨特成功的奇妙之旅呢?不要猶豫,現在就上路吧!一起唱響歡樂頌,我等你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