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工作8年的外企,我選擇了一家小公司

我離開了工作8年的外企

文/誤入投行


2015年夏天,我離開了工作八年的外企,很穩定,適合養老,很多人向往的大公司。因為感覺自己脫離社會太久,世界那么大,公司那么多,想出去闖一闖,多見識一些外面的世界。

雖然這些年外企已經沒法跟20年前比,07年大學畢業后,雖然只是一個螺絲釘,能進入一家世界級的外企,還是很有自豪感和面子,即使回到老家縣城,很多朋友和同學聽到公司名字,也會露出羨慕的表情。

環境

外企的日子很舒服,特別是歐美企業,上下等級關系很開放,更像朋友,任何問題都可以聊,其實后來才領悟,那只是表面,任何時候都不宜交淺言深。平時上下班不用打卡,公司提供班車服務,不用擠地鐵公交,辦公室區分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有免費的餅干、咖啡和牛奶等,時間久了真的會把公司當成家。

文化

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查看郵件,外企很喜歡頭腦風暴,各種Session,總是有各種Activities,只是活躍的永遠都是那么幾個人,他們很享受那種感覺,可是自己卻一直無法習慣。一是自己性格內向,二是現在看來,自己讀書太少,閱歷太淺。外企還有許許多多的培訓機會和學習資源,可惜自己沒有珍惜。

工作

外企的工作,因為無論是公司結構,還是治理水平,都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分工很細,每個人只負責自己劃分的那一片區域。其實跟生產線上的工人一樣,老容易讓自己想到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如果自己不多讀書,多學習的話,很容易被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待遇

外企待遇其實都差不多,高管的不算,離自己太遙遠,07年剛畢業稅前4500,不算加班和績效。以后每年能漲個幾百塊錢,升職漲了一千,很穩定,比北京市平均工資高兩三千吧,但夠自己在北京生活下去。不過自己很知足,很感激公司,因為穩定有保障,通過省吃儉用,加上兼職翻譯,09年底攢了二十萬,才敢首付在五環外買了個小房子,成為自己第一筆投資。

前景

外企比較國內民營企業,還是更規范的,無論是工資還是福利,年假,保險等都更完善,更有保障。只要中國堅持改革開放,這里談的不限于世界五百強企業,也是全球性企業,不用擔心企業倒閉的事。

自己不了解國企,感覺都是有關系的人才能進的,以自己外企工作8年的經驗,外企的穩定性并不比國企差。可是外企因為成熟的公司治理和發展水平,決定了一般人很難在外企有大的發展空間,當然每個公司都有大牛,有例外。

以自己為例,只是最最普通的人。大學日語科班出身,畢業后即進入某著名外企,提供金融信息服務(其實全球最大就兩家,金融行業的人應該都知道),負責日本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收集工作。財務知識是公司培訓的,基礎的會計就夠了。

本人在基礎數據收集崗位做了三年,升為Senior,這在當時算是時間長,升的比較晚的。因為自己英語沒自信,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話,在歐美企業就很容易混得開。升職之后的其中工作之一就是培訓新人的會計知識,很感激這段經歷,一方面學到了很多培訓的技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與人交往的自信。

Senior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解決客戶的問題,這也是對自己很重要的經歷。因為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財務基礎,更重要的是通過長期給客戶寫郵件,不僅練習了英語,而且鍛煉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學到了如何解決客戶問題的經驗。

這段期間經歷最長,所以文字最多,在這個職位的五年時間,是自己進步最快的五年,改變最大的五年??墒侨绻M偻献?,更多的不是靠能力,而是看機會。你有兩個選擇,要么是管理方向,要么專業方向,公司每年都會跟你談未來五年的職業規劃,還有未來一年學習目標,可惜一直等不到新職位出來。

以上就是自己外企八年的經歷和感悟。


寫這段經歷,并非說明外企不好,每個人性格不同,愛好追求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歡,很多同事在外企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位置,很享受外企的環境和工作,也很好。

現在,三里屯一個小小投行里,做市場分析研究,雖然離開了外企,我會懷念,會感激這8年的經歷。作為非金融和財務出身,能進投行,外企帶來的光環發揮了重要作用。

紀念自己離開外企一周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