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看微信,看到群里有條安姐姐發(fā)的圖片信息,點開一看,是張朋友圈截圖,里面有我寫的一篇文章。
我給安姐姐留言說:“原來是姐姐的朋友轉發(fā)了我這篇文章,姐姐這位朋友還打賞了我。”
安姐姐回復我說:“這是我老媽。”
聽安姐姐解釋才知道,阿姨是她的忠實粉絲,她寫的每篇文章都有親友團助陣。阿姨愛屋及烏的看到安姐姐分享我們的文章,也一塊幫著給宣傳了。
“有媽媽的支持真好。”我羨慕的說。
我想如果我的媽媽識字,如果她也玩朋友圈,想必也會如此支持我的。只可惜我的媽媽只會接打電話,玩不了這些時尚的東西。
我的媽媽是個農村婦女,小時候家里比較窮,姊妹又多,她只上了三天小學就不讀了。記得姥姥在世的時候曾經說過,媽媽是家里讀書最少的,就連上那三天學,還是背著三姨一起去的。一邊上學,一邊照顧年幼的三姨,自然是不能長久的。
就這樣,我媽媽就輟學回家?guī)屠褷斃涯镒黾覄眨疹櫟苊萌チ恕?/p>
其實,我的媽媽是個很聰明的人,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我媽媽有機會讀書,肯定比我有出息。
以前住姥娘家的時候,老姥娘還在。那時候我雖然只有六七歲,但常聽老姥娘夸媽媽懂事、會辦事、有主見。記得她說過最多的一件事是媽媽帶她看病那次,老姥娘說:“你娘十三四歲的時候一個人用地排車拉著我去鎮(zhèn)上看病,她不識字,也沒有熟人,里里外外的,拿藥打針什么的,都是她一個小孩在忙碌。”
我媽在娘家威信極高,或許也是愛屋及烏吧,我在姥娘家是最受寵的孩子。
我媽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女紅做的特別好。據姑姥姥說,媽媽沒有系統(tǒng)的學過裁剪跟繡花,都是那幾年在她那幫她帶孩子的時候自己在旁邊看會的。
這點我有點遺傳我媽,平時我不懂的一些辦公軟件方面的技巧都是偷學的。一般,我會選擇站在同事旁邊看,眼睛盯著人家的手,看他們按那個鍵,或者看他們拉公式的時候輸入的是哪行哪列。然后回去我在自己琢磨。
我媽也是個悟性極高的人,不但女紅做的好,算術也學的比較快,甚至我都自嘆不如。我如果不用計算器會吭哧半天,可我媽看過去就能把數報對,我一直很納悶,加減也就罷了,乘除她怎么學會的。
記得去年春節(jié)回家的時候,我爹抱怨說村里的會計把賬算錯了,害得他們晚上要加班重新算。然后我爹跟我媽開玩笑說:“要不明年我繼續(xù)做村長,會計你來?”我媽自然不同意,因為在她眼里村官就是出力不討好的苦差。
那時候農村父母不識字的很多,而且不像現在的孩子,需要父母輔導做功課,所以有個不識字的媽媽也沒覺得是什么憾事。
記得我唯一一次抱怨我媽不識字是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那次,姥娘生病在縣醫(yī)院住院,剛好那時候我胳膊上打過防疫針的地方發(fā)炎了,需要做個小手術,于是就把我一起帶到了醫(yī)院里。
因為在醫(yī)院待的時間有點長,我媽回家的時候我告訴她說把數學作業(yè)給我?guī)恚乙獙懯罴僮鳂I(yè)。
等到媽媽再來醫(yī)院的時候,她把我的書包背來了。我一看就埋怨她道:“我要的是數學課本,那么多書,那么沉,你不嫌累啊,都拎了來。”
我還沒說完,就被四姨給呵斥住了:“你給我住口,你娘不識字,她哪里知道你數學課本長什么模樣。”
自那次之后,我再也不敢抱怨我媽拿錯課本了。
后來,我教了媽媽幾個字,還是她主動找我學的。一共也不超過十個,其中六個是我們兄妹三人的名字。
13年春節(jié)我回家,媽媽手機響了,我拿給她的時候瞟了一眼說:“你這怎么存的電話號碼,還有接頭暗號不成,5是誰?”
“5是五姨奶奶。”小侄子搶話說,我哦了一聲。
等媽媽接完電話,我順手翻了一下她通訊錄。媽媽用的是老年機,就是那種特簡單的款式,能打能接能發(fā)短信。
媽媽手機通訊錄里的聯系人寥寥無幾,但聯系人稱呼我有點犯迷糊。因為小侄子剛給我解釋了5代表我五姨,我就指著通訊錄問我媽:“1、3、4、5代表我姨,那三、四等又是誰?”
我媽依次給我解釋我才明白過來,然后我又看到了我們三個的名字,這是里面唯一沒有用數字編碼代替的三個號碼。
還沒等我看完,小侄子說話了:“都怨你,你怎么那么懶,你不知道多教我奶奶認識幾個字嗎?你看現在奶奶只認識我爸爸你們三個人的名字,我跟妹妹的都不認識。”
是啊,貌似還真怨我。為什么我不肯多拿出點時間多教媽媽幾個字,她那么聰明,一學就會的。終歸是我沒想這么多,還是我沒耐心教呢?
我看著小侄子吃醋的樣,跟他商量說:“這樣吧,你負責把你姐姐,弟弟,妹妹的名字教給你奶奶,等你有了手機,就可以保存你名字了。”他一聽高興壞了,當場就收我媽做學生了,開始有模有樣的教我媽寫他名字了。
雖然我媽媽沒有見過世面,沒有讀過書,我媽卻是個明事理的人,在家族中威望很高。
我很少崇拜誰,但媽媽卻是我崇拜的對象,我甚至覺得自己雖然喝了這么多年墨水,讀了那么多書,卻連母親的十分之一都沒學會。
ps:情感類文章一向是我軟肋,心里有話但卻表達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