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到底是什么呢?
讓得到它的人那么幸運,光彩照人,失去它的人魂不守舍,黯淡無光,痛不欲生。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愛情的樣子吧。
有歌詞中說愛情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大概是你信則有,不信則無吧。
張愛玲說,愛情來來回回不過三個字,我愛你,我恨你,再加上算了吧,你好嗎,對不起。
想一想這個過程果真如此啊,初相識,互愛慕,我愛你,愛而不得就變成我恨你,恨時間久原諒了,就成了算了吧,好久不見再聯系就只能問一句你好嗎,對對方的傷害便成了一句對不起。
生理學家說愛情只不過是一時的激素荷爾蒙的飆升。最長維持不了兩年。
在知乎上還看到一個這樣的答案,覺得也有道理:
如果說《兔子快跑》展示了一個關于愛情的道理的話,它就是:一個人是多么容易把對自己的鄙視誤解為對愛情的需要。兔子先生厭惡自己的平庸空洞,于是他不斷制造愛的泡沫?!瓙矍榈膫ゴ笾幵谟谒梢哉诒我粋€人存在的虛空,愛情的渺小之處在于它只能遮蔽這個虛空而已?!?/p>
“我想之所以永遠有這么多人在忙著得到愛失去愛抱怨愛嘮叨愛,除了偉大的化學反應,還因為愛情是成本很小、‘進入門檻’很低的戲劇。如果要以做成一個企業、創作一個藝術品、解決一個科學難題、拯救一個即將滅絕的物種……來證明自己,所需才華、意志、毅力、資源、運氣太多,而要制造一場愛情或者說那種看上去像愛情的東西,只需兩個人和一點荷爾蒙而已。于是愛情成了庸人的避難所,于是愛情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品被大量生產出來。說到底一個人要改變自己太難,改變別人更難,剩下的容易改變的只是自己和別人的關系。在一起,分手,和好,再分手,第三者,第四者……啊,枝繁葉茂的愛情,讓一個可忽略可被替代可被抹去而不被察覺的存在,看上去幾乎像是生活?!?/p>
描寫愛情著稱的英國作家毛姆說過: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么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里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許卻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
在心理學家羅伯特·斯伯格( Robert stemberg)看來,愛情由三個成分構成:激情、親密 和承諾。其中,激情是是愛情的情感成分,指情緒上的著迷,主要包括深厚的情感和性欲。親密是愛情的動機成分,指心理上喜歡的感覺,主要包括聯結感、緊密感和喜愛。承諾是愛情的認知成分,指心里或口頭的預期,主要指決定與另一個人建立長期關系。
還有一些控制、依賴、自戀也披著愛情的外衣讓人迷惑。
席慕榮說:幸福的愛情都是一種模樣,而不幸的愛情卻各有各的成因,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太早,或者,太遲。
愛情到底是什么?這個千古難題,是不是有個標準答案呢?也許沒有吧?正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才讓那么多的文人騷客樂此不疲的研究刻畫描述。
我想在跟另一個人相處的過程中,如同點燃了內心的一盞燈,讓彼此越來越閃閃發光的便是真愛的模樣吧。
那么,你心中的愛情又是什么樣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