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跡簡書,時常會遇到人氣作者,開設的寫作班,這對于我這個非中文專業,又愛好寫字的新手來說,堪比雙“11”推出的各式勁爆優惠活動所帶來的誘惑。每路過必點入閱讀研究,想報名的念頭比想購物的念頭還難以打消,但是每次都在付款報名的一刻猶豫不前。
如果你覺得我這是剁手前的心疼,那就錯了。
簡書寫作班的費用,憑心而論,不僅不貴,而且對于懷揣著寫作愿望的人來說,更像是象征性收取的學員管理費用。常有365天訓練營只收取360元,這樣的價格對于希望提高寫作技能、更深入了解怎么樣寫出好文章的人來說,本身就是一種邀請共同寫起來的誘惑。
我的一位朋友就曾經參加過天價的管理提升班,據說只要四天時間,就能讓人的從生存理念到處事態度發生革命性改變,畢業的學生不是暴富就是榮升。當我們滿懷期待的迎來用天價改造過的大腦時,發現朋友果然是比之前自信不少,但后來的日子,也感到他越來越深的憂慮,最后為了化解過度勵志和現實的種種反差,朋友不得不取借助學琴平復心情。
看來勵志和方法論只是告訴人一般成功法則,而怎樣把它一步步實施,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悟性和多年的堅持,再加上一些運氣和心態。
對于寫作來說,方法論是當然必須要學的,有了好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文章才能優美耐讀,才能更有效的表達思想吸引同道。
寫作的方法其實從我們小學就開始學習,語文老師教授的每篇課文必屬經典,逐段逐句深入解析,篇篇作文都是實戰。而且我們每天聽到看到的廣告詞、歌曲中的經典語句,也可以說是耳熏目染,但寫作的功力還是提升的不大,這也充分說明寫作只有方法論,是不行的。
這也就是我為什么遲遲不能決定報班的原因,寫作不是用方法論的堆積而成,而寫作班偏偏就是方法論的密集教授,當你學習完了這些方法論,有多少能化為筆下的文字,更需要天賦和自身的努力。
張愛玲十一歲就發表了語句優美,故事情節凄婉的《不幸的她》,十六歲就鋒芒畢露,這除了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不能不說寫作天賦的重要。
讓我擔心不已的是,當自己認真學習完寫作的方法論后,卻沒有能力將所學用于文章之中,還沒見到自己文字的絢麗,就看清自己不空靈通透的內心,寫作的熱情被自己笨拙表現澆滅,我還能不能對文學的喜愛不變?我還有沒有勇氣去將自己喜歡的寫作繼續下去?
每一個認真寫作的人,都不是只為了寫而寫,都期望自己的文字有意義有力量,正是這個放不下的心愿,才會讓筆下的每個字帶有自己的痕跡,或靈氣十足,或矯揉造作,或入木三分,或呆板晦澀,而我的文字有會有怎么樣的未來呢?
再三猶豫,我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報名參加了一個半年班,即使課程結束后,我還是一名差等生,但也至少讓我看都自己的真相,至于真相過后的事,還是把它交給未來。
真相與糾結哪個更好,只有試過才知道,而現在專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