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一部電影叫《心靈捕手》,馬特·達蒙和羅賓·威廉姆斯在電影里是對亦師亦友的角色。
前者是數學天才,但因為從小家庭不幸,讓他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很叛逆,是個酗酒打架泡妞的問題少年。后者是一名心理學教授,他為少年做心里輔導。兩個人在幾次對談的過程中,少年心里堅硬的東西悄悄融化了,從最初的抵觸抗拒,到最后徹底坦露心聲。所謂心靈捕手, 即是一個人懂得另一個人,一個生命照亮了另一個生命,影響改變了少年的一生。
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里,總有一些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刻,希望自己身邊也能有這樣的良師益友,懂自己,為自己照亮前路,讓我們也能夠去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今天想跟你們聊聊,那些曾改變我們,對我們影響很深的人和事。
02
我一個好哥們,高三時喜歡過一個女孩。他那時愛吃脆皮燒鵝,姑且就稱他為燒鵝吧。
燒鵝屬于那種學校里的混混,不上課,成天泡網吧臺球廳。家里人不管,學校老師更不管,所有人都放棄了他,他自己就更自暴自棄,高三那段日子過得渾渾噩噩。
燒鵝喜歡的女孩,還偏偏是班里學習很好的一個姑娘,大概就是那種差生戀上好學生,好學生也喜歡差生的俗套故事,可能大家缺什么才向往什么。燒鵝說他就喜歡那個女孩扎著馬尾,認真學習做題的樣子,覺得特別好看。
有一天燒鵝實在按耐不住自己喜歡的心情,去跟對方表白。那女孩沒有明確答應他,但說如果高考大學能跟她考到一個城市,她就同意做他女朋友。
從那天以后,燒鵝一下子就有了學習的動力,開始努力發奮讀書,我約他一起逃課上網他都不去了。老師在晚自習上見到他在教室里做題都驚呆了,拍著他的肩膀問,“你是受什么刺激了嗎?”
按正常影視劇里的套路,接下來劇情應該是,燒鵝跟女孩考到了一個城市念書,然后開開心心地談起了戀愛。但現實女孩最后考到了北京,燒鵝考上的是本地一所大學,兩個人的故事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畢業后我跟燒鵝聯系也漸漸少了,很多年以后有次我們又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回憶起上學時那些事,燒鵝忽然認真地說,“其實當年很感激那個女孩,要不是因為她,估計我都考不上大學。該怎么形容那種感覺呢,她就像我黯淡青春里的一束光,讓我朝著那光亮的方向奔跑。”
燒鵝的話聽得我一身雞皮疙瘩,但我知道他是認真的,我笑著說,“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她還是你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你前行。”
03
我以前讀書時也是個問題少年,中學時成績爛的一塌糊涂,考試倒數也滿不在乎。
那時喜歡叛逆偶像Jim Morrison,看《麥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北回歸線》這一類的書。青春期就是什么都不懂,卻假裝自己很酷。一度認為念書沒用,要自由要去浪,為什么要被囚禁在校園里上晚自習,莫名躁動憤怒。
一般像我們這類的差生,老師多半是放棄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自己一邊玩蛋去就好。但在中考前夕,有一個禮拜,我的班主任讓我天天早上去他辦公室報道。
其他同學在班級里上早自習,只有我被單獨叫到他辦公室里。好朋友都以為我被拎去訓話了,但其實那一個禮拜,每天早上我的班主任都跟我聊了很多。每次我去時,他都把他的早餐分我一半,然后就開始找話題跟我聊天。語文老師跟他說我有寫作天賦,他就跟我聊一些愛看什么類型的書。還跟我說他以前也很愛寫東西,給我看他曾經寫的文章,問我覺得怎么樣。那時候就覺得他不像我的班主任,不像老師,沒有擺譜擺架子,而是像一個好朋友,平等的在跟我交流。
我記得最后一次談話時,他很認真地跟我說,“喜歡寫東西可以堅持,但一定要把書念下去,不一定要念得多好,起碼要上完高中,盡量去讀大學。可能你現在很討厭校園生活,但說真的以后你一定會懷念的。這種經歷人生只有一次,不要讓自己后悔。也可以豐富你的寫作素材是不是。”
時至今日,我都很感謝曾有這樣一個老師,跟我說過這些話,在我覺得所有人都放棄我的時候,鼓勵我堅持自己所喜歡的,好好把書念完。
成長的過程里,能夠遇到一個好老師,真是一生的幸運。
04
那些讓我們改變,對我們影響很深的人和事,可能是我們的家人、朋友、老師、我們喜歡的人。
有時,還可能是來自于陌生人的故事。
前兩天我看到一個美麗中國支教老師的故事,感觸很深。
在云南省保山市有一個叫做許瓊文的支教老師,她剛到學校的時候,自己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女孩。她說自己第一次走上講臺時,非常緊張,臺下幾十雙眼睛集中在自己身上,她的第一句話是,“大家好,我今年21歲,畢業于中山大學。”
說完,班里陷入了長久沉默,很長時間后才有個男生悄聲問,“老師,你叫什么名字啊。”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剛緊張得連名字都忘了說出來。
大學畢業時,許瓊文覺得自己都還是個學生都個沒長大的孩子,那時她凡事總以自我為中心,遇到事情總想找別人幫忙解決。但支教以后她慢慢發現,在這群孩子們面前,自己就是大人,是他們遇到事情想尋求幫助的那個人,她從一個陌生人,變成了孩子們最信任的人。這種身份轉換,讓她開始真正成長起來,學會了去接納和包容,更有耐心與責任心。她說支教兩年里遇到的所有人和事,所有的收獲與成長,都交織成了無可替代的回憶,很感激很特別。
即將結束支教時,許瓊文接到了香港大學研究生的面試,教授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看了你的申請,我們非常喜歡美麗中國的老師,你們太優秀了。所以這個offer我肯定會給你。謝謝你選擇我們。”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奇妙,她去選擇做支教老師,去教書影響著那些孩子們的未來,而在這個過程中,她的學生們同時也影響著她,彼此交織共同成長,她也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育人,遇自己吧。
05
很感激我們生命里能遇到這些讓我們去改變、去變得更好的人和事。
而在中國,更感謝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改變自己的同時,也影響改變了許多人的未來。
今天是9月17日,是美麗中國支教日 。
在美麗中國,兩年改變未來的故事一直都很多,有無數個支教老師,九年來隨美麗中國一直致力于改善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狀況。讓所有中國孩子,無論出身,都能獲得同等的優質教育。
從2008年至今,美麗中國已累積為教育資源匱乏地區輸送了超過1000位項目老師,影響著超過330,000學生人次,累計教授超過1,140,000節課。
謝謝你讓我變成更好的人,更謝謝他們,去影響改變了那么多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