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會提交bug么?
答:測試人員必備技能,必然會。
如上對話的起因是這樣的,近日提交bug后 ,開發在jira上備注,你提交的問題什么意思?
當看到什么意思時,有一種被質問的感覺,講真,很不爽,說解決方法之前簡單介紹下實際提交的 bug。
其實提交的 bug只寫了標題(一句話描述了問題以及現象,個人認為這樣就夠了)外加一個附件。(現在來看個人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解決方法:
開發看不懂,那就演示給開發看,優先保證開發解決問題。
其次在jira上把問題現象以及操作步驟補充完整,涉及到附件在描述中提及
反思:為何提交的 bug會被質疑?邏輯不清晰?描述不清楚?
問:對測試業務是否清楚?
答:內容不清楚時,找原始材料(需求文檔、測試文檔),問對應模塊產品、開發、測試負責人
問:對測試端是否熟悉?
答:不熟悉時向對應端的測試專家請教
問:對涉及到的輔助測試系統是否熟悉?
答:找相關人員咨詢(測試負責人、負責開發此系統的開發者、產品)
問:提交的 bug是否用開發看的懂的術語描述?
答:盡量使用術語,當不知如何描述時問開發、測試同事、Google獲取對應的術語
問:提交的bug是否按照所在組內的bug格式提交?
答:一定要用組內的格式,入鄉隨俗
問:合作的開發是否喜歡看附件?
答:不是每個開發都看附件的,要在描述中進行提示
其實根本原因在于最近被安排測試app側的內容,然初次下手測,前兩天暈暈乎乎,部分術語與pc端不一致,還涉及到H5、native等,順了兩天才找到節奏,然通過提交bug這事,有些時候還是不能想當然。
最后說下,提交bug的關鍵字段:
1、測試環境(一定要說清楚,尤其有多套測試環境的時候)
2、是否需要登錄(需要登錄一定要提供用戶名、密碼)
3、操作步驟,一句話描述一個動作
4、預期結果,涉及到附件要說明
5、實際結果,涉及到附件要說明
友情提示:
附件中最好有,例如 log日志,關鍵操作步驟截圖,數據庫截圖,配置項截圖,根據bug所需提供即可。截圖在回歸時要比看文字更快速,畢竟自己提交的bug,問題原因已知曉。
提交bug的質量好與壞,也側面反映一名測試的能力,個人認為開發對測試的態度與提交的 bug質量有關,如果你提交的 bug質量不高,需要二次溝通,開發沒意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小瞧提交bug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