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上高中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在看各種小說。而我在發呆、發愣,或者玩游戲。
一直到大學畢業,偶然的機會翻開書本,從此也踏上了看各種文學作品的道路。有的時候就在想,難道我現在才有他們高中的認知。再后來,近些年上市的好書看完后,在看以前的經典,跟同事討論起來,發現都是他們高中看的。
也是,我現在一有時間看會書的習慣,如果放到高中,肯定也能看很多本好書。只是時間上的認知,讓我感覺到很落后。唯一欣慰的是,可能加上這幾年我的經歷和現階段的認知水平,看這些書,我能看的更深入一些。
最近在看白鹿原,以前看書拖拖拉拉,上次看桐華的小說時,一口做起,看完了一本,那種暢汗淋漓,總是令人回味。后來就保持著這種習慣。看白鹿原的時候,總是在告誡自己,慢一點了。希望多分一點時間到其他事情上,因為書看完了,總想在看下一本。沒有停歇的時候,如果每天花的時間都很多。多少有點不務正業了。
好書就是這樣,一旦看見去,就不想中斷。
記得之前大師說過,如果你看一本書,怎么都看不下去。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書可能確實不好,二是你現階段不適合讀這本書。以后的某一天你會發現,這本書講的太好了,當時怎么沒看進去呢。這跟一個人的經歷有太多因素。這位大師可能就說了后一種原因,第一種原因好像是我加的。他是余秋雨,我記得高中的時候,那本《文化苦旅》是我買的不多的文學書之一。然而,我的經歷導致我看不下去那本書。- -
最近的618、雙十一,各種活動,買了好多書。已經不再是那種買了書就放那不看了,現階段已經學會了挑書,買適合自己的書,而且愿意花時間去看書。有的時候,自己看書,跟周圍的人很不合時宜,但是忙里抽閑的時候,找個自習室看看書。也是很好。
那個時候不懂,為什么有人喜歡睡前看看書,現在懂了,因為書寫的太好,而且對了自己的口味。欲罷不能。
但是最近在了解競品今日頭條,不想,每晚開始刷今日頭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