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出差的時候,常常為這里的年輕人所震驚,他們的人生好像自帶自動開關,切換無縫。他們做的事情很多,每天需要盡可能的讀書寫字,揮汗如雨的運動,帶上女朋友家人享受家庭時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你可以在腦海中清晰的畫出他們的時間表,并震驚于他們的生活為何如此得有條不紊,反觀自己,渾渾噩噩,沒有清晰的時間表,忙,卻不知做了什么。
兩個月前,我開始精確的記錄自己每天的時間。記錄兩周回顧的時候,我驚奇的發現,每天,我有接近1/4的時間,處于思考要做什么,選擇要做什么,發呆要做什么的狀態。我稱之為人生的灰色地帶。我突然意識到,我必須要做點什么,來減輕人生的消耗,而去做真正該做的事情。
但我不能壓抑自己,限制自己,讓自己每次進入思考做什么的時候,就緊繃自己,罵自己兩句。思考要做什么,是正常的心理活動,但要怎么思考和具體什么時候思考,才是我應該解決的問題。
我不斷的嘗試,并逐漸有了自己的方法。兩個月下來,我發覺我的生活開始變得不一樣。最大的改變,是大大的壓縮了人生灰色地帶。
1.定一年的目標
這是個老套的話題,但一年定幾個目標就像燈塔,會讓你有方向感。可以包括工作的,生活的,興趣愛好的。我在2014年的時候,定的目標是買個單反,一次性舍不得買,但有了這個目標,就開始有了每個月的單反基金,到年底就湊夠了。目標感,往往能指引,并引發你去想法設法,實現目標。
2.把思考放在早上
小時候背誦:“一年之計在于晨”。我不理解,現在的我有了自己的體會。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情,我就思考,今天要做什么,然后再結合自己的年前目標,工作,家庭列個“每日清單”,少則兩三項,多則五六項,再排個優先級。這樣,一整天,我就不再去思考我今天要做什么,而是像開關一樣,從一件事情,無縫切換到另一件事情上。
3.把你承諾的記在本上
很多時候我們聊一件事,要給個什么,答應了什么,過后難免會忘記。特別是在匆忙的聊天中,事后忘記的概率更大。幾個月前,我開始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我應承的事,事后要給的東西,或者一些重要的點,我都記在本子上,午飯的時候,接近下班的時候,睡覺前,翻一翻是否遺漏了什么,是否有些事沒做。我驚奇的發現,這個小本子,不但讓我知道,在組織協同和生活上我需要給他人什么,更能讓我知道,我每天計劃之外都干了些什么。
當我開始上面的實踐,我的人生灰色地帶在壓縮,焦慮也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每一段消逝的時光,都是充實而快樂的被使用,感覺生命,是鮮活的存在著。而不是在做A的時候擔心B,做B的時候憧憬C,做C的時候,不知道D在哪里,這樣無數交織和循環的灰色地帶是生活復雜的源泉,是內心紛紛擾擾的推手。我終于可以對這種狀態,say no。
當,工作的時候全身心的投入,讀書的時候真的在讀書,運動的時候只管汗流浹背,打游戲的時候真的就在打游戲,和朋友聚會的時候真的就在聊天和交心,陪爸爸媽媽老婆女友的時候真的就是用心關愛和傾聽,發呆的時候就全身心放空只和自己相處。這樣的生活才是人生不留白,每一天都充滿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