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螺童話劇】 幕后故事

圖為現場劇照


1月5號下午3:40分,家委會的幾位媽媽將演出服全部帶走,小海螺教室又回歸到往日的安靜祥和與整潔光亮,至此,我們的首部童話劇《花格子大象艾瑪》正式宣告結束。

許久許久,直至第二天原校將我們的劇照整理成公眾號發布出來,我都沒有針對我們的童話劇發表任何言論。我在朋友圈里,沒有發一張照片,也沒有說只言片語。

沒有言說,不是風輕云淡;沒有言說,也并不是沒有值得言說的東西——相反,它于我于小海螺教室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著開啟征程的意義。

一、為什么是《花格子大象艾瑪》?

選這個故事作為馴養我們彼此的第一部劇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早在開班前寫給家長的第一封信里,或者說早在確定我們的班名時,我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

圖為2017年8月14日寫給未曾謀面家長的第一封信

是的,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我們這種和學生朝夕相處的方式,再加上六年的相處時間,及其容易把學生培養成第二個自己。這對我而言太可怕!因為我深知自己的不完美,或者說有很多缺陷!所以我把自己定位成大鯨魚,并時時刻刻警示自己:我只是帶小海螺一程,他們永遠是自己,我得尊重他們的個性,他們不能成為我的復制品!

而對我自己而言,也正走在“艾瑪”的尋找自我的路上。那個發現自己、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堅持做自己、把自己做到最好的艾瑪,他的自我探尋之旅,恰恰也是我的心路歷程。

于是,去年暑期準備課程時,我便確定并修改了這個劇本。艾瑪是如何完成“嫌棄自己——懷疑自己——相信自己——堅定信心做自己”的心路歷程的?這個過程真的那么走得容易嗎?起碼對于經歷過的我來說,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如果在關鍵時刻沒有智者的引領,我們將走得很痛苦甚至根本走不出來!每個人的成長中都要遇到幾個恩師或摯友,在他們受挫失敗時安慰并引導他們。她可以是為威爾伯編織的“夏洛”,也可以是欣賞特別女生撒哈拉的“波迪小姐”……但無論如何,她還必須是一棵為他守候的“愿望樹”。所以,我賦予我的“佐達”以這樣的使命(或者說,我賦予自己這樣的使命)——一個長者,一個智者,一個港灣,一盞明燈。

二、共讀——把“穿越”交給歲月

一個合適的日子里,共讀開始了(如果說,排這部劇跟以前有何不同,那就是聽取了張瑞霞老師的建議——增加共讀的分量,各種讀,充分地讀)。我們一起讀艾瑪系列的所有書,課上PPT閱讀,課下拿書自讀,。以至于有孩子跟我反應,看到有同學將班級內的艾瑪整套書藏到宿舍柜子里,不跟同學分享(因為害怕下課占不到書)。

圖為小海螺們瘋狂閱讀《艾瑪》系列繪本

艾瑪系列的趣味性吸引著孩子們,但想要達到“穿越”的效果,卻不是那么容易。一群6歲多的孩子,非要讓他們理解出“做自己”來,不但牽強而且有可能適得其反。于是,我決定把這個難題交給“歲月”。

不久后對另一個故事《哥尼流》主人公的剖析中,曦一語道出“他能勇敢地做自己,根本不管別人說什么做什么”,我不由暗自吃驚:小小人兒如何能說出如此成熟老練的話語?轉而才反應過來這是我們劇本臺詞!在一個對的時間空間里,說了句對的話,如此應景!如此令人欣喜!于是,一個孩子的理解點燃了一間教室。大家好像都在思考些什么。慢慢的,早飯后的教室里,練琴的身影日漸增加;午休起床后的教室里,閱讀的身影也不再會輕易被身邊的游戲所引誘。是的,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競選——做好我的“佐達”

如果要說此次經歷中最難忘的事,大概就是競選角色了。我來了個大撒手,不參與評選,完全交由臺下觀眾自由表決。剛開始心里也沒底,但當看到平時在班里人緣并不好的齊霸氣外露的表演一亮相,就幾乎全票獲勝時,心就放到了肚子里。即使小如他們,也完全可以有擔當!只要你信,他們就能!

作為老師,旁觀臺上的PK和臺下的投票,看似逍遙,實則是件苦差事。一邊為勝者喜(哈哈,我還沒發現這小子還有這天賦)一邊為敗者憂(傷了孩子自尊一蹶不振怎么辦)。果不其然,首輪競選中,幾個孩子輪番落選。令我沒想到的是,小小的他們身上竟有大大的能量——其中的三個孩子毅、瑤、楠,連續兩輪落敗之后,第三次又不顧一切沖到PK臺上。作為老師,明知他們勝算很少(因為對于識字量很有限的他們來說,除了自己準備的一個角色外,想要獨立完成另外的角色,沒有大人的幫助是很困難的,更不要說對手們都是提前做好充分準備的),但卻無力阻止,因為我分明從他們的小眼睛里讀到了一種叫“堅毅”的東西!是的,不顧一切!楠的沖動地不顧一切,瑤的堅定地不顧一切,毅的默默地不顧一切!它們分明都直射入我的內心,讓我為之顫栗和心疼!可我真的無能為力,眼看著他們撞得頭破血流、卻再次落選,眼看著他們的眼神由堅毅變為失望再變為慌亂……真的無能為力!其實他們中有幾個是表演的好苗子,我可以使用一些小伎倆煽動觀眾換來人情票,但對于別的孩子卻又是不公的了。既然制定了游戲規則,就必須遵守!而且對于他們來說,該經歷的痛也無人可以替代。

第二天一早我收到了這樣的寫繪作品:

圖為熙的寫繪《競選》


圖為毅的寫繪《競選》

雖然讀著心痛,但也為他們驚喜著!畢竟這番痛苦的經歷還是變成了他們的財富——有了深刻體會,才可以把心情如此細膩地表達出來。

在慶幸的同時,我還做了一件事——在接下來的晨誦中送給他們一首詩。是的,我不能替代他們,卻可以去鼓勵去加油然后去指引,像劇本中的“佐達”一樣。

好在最終每人都覓得自己覺得還不錯的角色,開始了痛并快樂著的排練。

四、排練——成長沒有那么快

當我天真地以為“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快成為我們全班的共同密碼時,排練時的候場區又出了一點小狀況——

呵呵,告訴自己:成長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呢?!暮省唄!不過下午的排練過后就看到了這樣的身影——

當然了,除了頻發的狀況,我們也日漸增長了許多能力,比如說——協作能力。而且不光小海螺,大鯨魚們和大海螺們的合作效率也是棒棒噠!

圖為我的副班陳敏潔老師發的排練感受


圖為杰媽媽在上一個演此劇的班級剛演完的半小時內將衣服租好并火速送到我們活動室



圖為家委會爸爸媽媽們幫助修補租來的演出服


圖為高效的媽媽們在演出剛結束半小時內整理衣服計劃還回


圖為5日下午2:00在我們轉移到劇場候場后? 楠爸爸和玥媽媽打掃的整潔的教室


最終,童話劇圓滿落幕。我自豪。但卻更清楚一點:對于課程而言,過程比演出本身更重要,再完美的演出也不及我們過程中的“穿越”。

所幸,除了演出,我們到底還是有所得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