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于彼得·德魯克我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我以前也略有耳聞,不過也就停留在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管理學大師這個印象,并沒有做過多深入的了解。其實《旁觀者》這本書已經買了很久了,當時還買了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兩本書買后一直都沒得看,直到這幾天才開始看了這本《旁觀者》。這本書并不是德魯克最著名最暢銷的書,因為它并不是講關于管理的一些方法論,可是在推薦序里我卻看到了別人對這本書給出了高度的評價,甚至是超過了他其他著名的管理學的暢銷書。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德魯克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他產生很大影響的十幾個人,可以理解與記錄人物的隨筆,但與管理學無關。
一、恩師
? ? 驚奇的是被德魯克稱為恩師的并不是什么偉大的人物,而是他小學四年級的老師——埃爾莎小姐和蘇菲小姐。埃爾莎老師是屬于那種懂得贊美和理解學生的人,當然她也不是盲目地去贊美,她總是可以很客觀地去對她的學生做評價,同時指出他們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比如德魯克其他方面都比較得非常出色,就是寫字不好,埃爾莎老師實在無計可施了,只有請德魯克的父親來學校進行交流。在我看來只是為了改善寫字這個問題就要請家長到學校去做很認真的探討這件事實在是不可思議,可見歐洲人對教育是非常重視的。
? ? 蘇菲老師是教美工的,她話不多,總是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去感染自己的學生,讓他們也可以自己動手去制作東西。可是家長們對她的教育方式及所教授的東西并不認可,但是這絲毫沒有動搖她自己的教育理念。學生能夠遇到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師是幸福的,所謂的一流的老師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正如生活這張考卷并沒有正確答案一樣。
二、奶奶與赫姆
德魯克的奶奶是一位和藹可愛的老人,去到哪都喜歡帶著德魯克,在奶奶身上有時候會表現出極其強硬的態度,有時又會讓人覺得她無比親切可愛。赫姆是個尖酸刻薄的家伙,對人也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包括小孩。可是奇怪的是,小孩卻喜歡為在他身邊,也很崇拜他。他算是德魯克的長輩,對德魯克一直賞識有嘉,當德魯克考慮要不要出國去打拼時,很多人都反對他出去,唯有赫姆力排眾議非常支持他出去拼搏。
? 德魯克從小生在優越的環境中,同時也可以接觸到很多的大人物。可是我覺得這并不是他能夠獲得如此偉大成就的最主要的原因,從書中也看到了他也經歷了很多的波折和一些艱難的選擇。他從小就富有主見,不人云亦云,同時在面對人生中很多的誘惑的時候也能夠堅守底線,對事物也有些極其敏銳的洞察力。我認為這才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
? 有時候我們要懂得跟生活握手言和,有時候我們也要擁有與生活正面交鋒的勇氣。外界的評價不重要,重要的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成為你自己,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最好的。